首页
>专题专栏>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关于召开全市2016年度梅汛期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视频会议的通知

信息来源:市国土资源局 发布日期:2016-06-20 00:00 浏览次数:

各分局、县(市)国土资源局:

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梅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浙土资明电〔2016〕6号文),今年4月以来,我省平均雨量56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58%,强降雨已引发多起地质灾害,为做好2016年度全市梅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研究,现定于6月22日上午召开全市梅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视频会,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6月22日9:30,会期半天。

会议地点:主会场设在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视频会议室(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各区、县(市)国土资源局视频会议室设分会场。

二、会议内容

分析2016年度地质灾害工作形势,充分认识到梅汛期防灾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部署2016年全市梅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参加人员

陈立军副书记、副局长,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处,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全体工作人员;各分局、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地环工作分管领导,地环科室全体人员;杭州市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服务中心相关专家。

四、会议议程

1、建德市国土资源局对5.28丰产村横路自然村滑坡地质灾害做汇报。

2、市应急技术服务中心专家介绍应急技术服务中心介绍滑坡调查情况,总结本次应急工作。

3、市国土局分管领导陈立军副书记、副局长讲话。

五、视频会议保障

由市国土资源局地环处、宣教中心及信息中心负责。6月21日下午4:30统一进行视频调试。

请各分局、各县(市)国土资源局统计分会场参会人数,于6月21日中午12:00前报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处。

联系人:张璞,电话:88227614,邮箱:hzdh88227616@163.com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

2016年6月20日




高度重视梅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梅汛期全市国土系统地质灾害防治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陈立军 2016年6月   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国土系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一是通报建德市横路滑坡地质灾害情况,二是对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建德市国土资源局通报了横路地质灾害情况,我市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服务中心介绍了应急调查工作情况,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省市县国土部门全力参与建德横路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

建德市横路滑坡地质灾害导致6人死亡,令人痛心和惋惜,但是关于这场灾害的现场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总体上来说是高效、有序、科学的,转移安置、善后处置和应急排险工作也很到位,应予充分肯定。

1、现场搜救和抢险救灾工作紧张有序,科学施救。

灾情发生后,省国土资源厅、杭州市、建德市同时启动突发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各项现场搜救和抢险救灾工作紧张有序展开。省、杭州市和建德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级各相关部门全力投入被埋人员搜救工作。现场成立了以建德市委书记戴建平为总指挥的应急抢险指挥部,组织了应急、公安、人武部、消防、国土、卫生、宣传、交通、街道等相关部门和单位200多人、工程机械10多台开展救援行动;供电、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赶赴现场积极做好供电和通信保障工作。专业的民间救援组织浙江公羊救援队、浙江民安救援队、浦江蓝天救援队、桐庐极速救援队和建德市水上应急救援队120余人投入救援。应急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和专业的救援队伍的参与保证了救援工作忙而不乱、科学施救,在第二天(5月30日)上午11点,6名被埋人员就被陆续找到了,可惜已经全部遇难。

2、省、杭州市、建德市国土部门全力投入建德横路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

灾情发生后,省厅、杭州市局和建德市局分别启动了突发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和省国土资源厅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带领相关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查看灾情,并与现场应急指挥部和有关专家共同会商,主要工作包括:(1)开展滑坡灾害应急调查,采用了无人机拍摄和实地踏勘,查明了灾害发生原因,提出了应急处置建议就;(2)现场划定危险区和影响区,指导设立警戒线和警戒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3)开展水情雨情分析和滑坡体监测,严防次生灾害,确保滑坡前缘施救人员的安全,主要采用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技术监测滑坡变化;(4)指导抓紧疏通滑坡前缘水沟,保证泄洪通道畅通。

3、认真做好滑坡灾害应急排险和政府善后处理工作。

一是开展滑坡体后缘应急排水。横路滑坡的滑坡体后缘洼地有部分积水,不利于坡体的稳定性,为疏导积水,我市应急技术服务中心赶赴现场与新安江街道、丰产村村委对接,实地调查制定后缘积水排导方案,6月8日上午开挖水渠,完成了滑坡积水排导。二是积极配合新安江街道做好安置地选址工作。目前已经初步选定了整体搬迁的安置地点。三是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省、杭州市、建德市民政部门,建德市国土局和新安江街道在灾难发生后全力做好相关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密切联系受灾人员家属,做好情感疏导工作。通过4天艰苦的努力和协调,最终消除了遇难人员家属的顾虑,同意了政府的救助方案,成功完成了善后处理工作。

二、建德横路滑坡地质灾害的反思

根据我市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服务中心有关专家提交的“建德市横路滑坡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建德横路滑坡地质灾害是由强降雨引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属于自然灾害。虽然这个点不是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或不稳定斜坡,但我们还是需要认真反思,从而吸取教训,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1、要全力提高山区群众防灾意识。如果山区群众能够掌握更多的地质灾害防范常识,群众就会主动避让,不至于造成人员死亡。因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和覆盖面,做到家喻户晓、男女老少皆知、没有遗漏,不断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增加应急演练的群众参与度,对每个重要隐患点都要开展演练,要求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不重形式重效果。

2、要全面总结和反思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1)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要充分认识调查评价工作不可能把所有隐患和不稳定斜坡都调查清楚,因此要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各区、县(市)要加大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力度,对全市的群测群防员、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人员、乡镇分管干部,分期分批轮训一遍;(2)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要进一步研究和重视;(3)扩大群测群防工作范围,把非隐患点或不稳定斜坡的重点易发区、房前屋后的高陡边坡纳入巡查范围,完善巡查工作要点,加大群测群防员培训力度,并完善相应监督制度。

三、高度重视梅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6月13日,省厅发出特急通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梅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对梅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

当前,由于前期累计降雨导致山体土壤饱和,加上未来持续降雨及局地强降雨影响,不仅隐患点发生灾害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上述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内也极易发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难度大。各地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考验,高度重视,严阵以待,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全力以赴投入到各项防治工作中去。对于梅汛期以及后面的台汛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我提以下四点要求:

1、防灾人员要到岗到位。各地要严格按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将地质灾害巡查排查、预警预报、应急处置、信息报告等防治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和群测群防员等,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特别是作为基层防灾体系中主要力量的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和群测群防人员,必须全部到岗到位,按照职责要求落实好各项防治措施。各区县市国土部门的应急技术服务中心和专家队伍,24小时值班,全面进入应急状态。

2、重点区域要严防值守。各地要组织人员对威胁城镇、乡村、学校、旅游景点、交通干道、重点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特别是在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开展巡查工作。对已查明的700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全面落实监测责任,严加防范,坚决避免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造成人员伤亡。对于没有隐患点或没有不稳定斜坡的山区村庄的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农村公路、乡道,各地地质灾害巡查人要加强巡查,一旦发现地质灾害前兆,要立即撤离受威胁人员,并向乡镇(街道)和国土部门报告。各区县市国土部门要加强与水利、气象等部门合作,密切关注水情雨情,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确保基层防灾人员和广大群众第一时间接收到预警信息。

3、应急处置要快速有序。各地要积极主动避灾,一旦有极端气候或者灾害前兆,要坚决组织人员撤离,该撤离的要坚决撤离,该转移的要坚决转移。同时,对已经撤离出危险区域的群众要加强宣传,在应急响应结束前,不得随意返回住地。要立足于“防大灾、应大急、救大险”,做好应急各项准备工作。各区县市国土部门在接到险情、灾情报告后,要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开展应急调查,指导抢险救灾,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督促检查必须深入一线。各区县市政府和乡镇(街道)领导及国土部门领导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指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督促检查工作要做到有方案、有重点,确保不走过场。要结合全市正在进行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组织重点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和群测群防员,开展以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为重点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活动,通过演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立即督促整改,切实提高基层应急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同志们,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会后,各区县市政府、各乡镇街道务必按照今天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各项地质灾害防范制度和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