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市局动态

众多专家为“杭州2035”贡献真知灼见 希望杭州为全国“多规合一”后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创新样本

信息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0-11-19 17:20 浏览次数:


“人民规划为人民,建言共绘2035”。昨日,作为“2020(第十五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的重要部分,“未来城市·杭州路径”城市发展论坛在杭州正式召开。

论坛上,来自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和中国工程院等10位业界著名专家学者,纷纷围绕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亟待解决的“破”“立”话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杭州2035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囊支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核心价值观。与国际先进城市对标,杭州在绿色发展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昨日举办的论坛上,杭州市国土空间总规杭州编制团队负责人首先结合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时代新要求,以及杭州地方现状、问题、目标、规律,向与会学者展示了杭州国土空间总规实践探索的思路。“我们立足杭州地理特征和主要灾害风险,开展‘双评价’,明确底线,构建全域空间保护格局。”

同时,面对不断扩大升级的国内市场,杭州总规团队结合数字经济、民间经济等相关数据分析提出,杭州有机会成为贸易服务端和创新研发端的新制造业的国际型枢纽。“杭州要重点以打造创新圈、创新发展单元转型发展,成为创新活力窗口示范。”

当下,都市圈、城镇群正在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空间形态。围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杭州总规团队提出,既要立足杭州,又要跳出杭州,优化空间要素布局,加速区域一体化发展。“通过格局优化,形成‘城市紧凑、乡村疏朗、一体融合’的网络化城乡体系促进城乡区域空间融合发展。”

综合来看,杭州市国土空间总规将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在厚植特色,彰显文化底蕴独特魅力的同时,通过构建公平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多样化可选择的住宅、打造更绿色的游憩和开敞空间,回应期盼,增强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此外,论坛还就三江汇·杭州“未来城市”实践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的杭州市综合交通规划等杭州当下重点、精品规划内容进行了探讨。


市规划资源局负责人表示,此次论坛是对当前杭州国土空间总规阶段性工作成果的一次展示交流和专家咨询,下一步杭州将通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众参与平台及线上线下活动,持续凝聚各方关注和共识,持续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优势,打造宜居城市的实践范例,共同探寻未来城市发展路径。

本报选取了10位专家在论坛上的部分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仇保兴:

杭州的未来城市可以为中国贡献什么?建议杭州可以在贡献创新的高自由度、超级舒适的交通、多样化的住房模式、基础设施的“备胎”、碳中和的建筑以及为全国城市贡献边缘化的智慧和新特色文化的建筑等方面探索发力。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二级巡视员 李枫:

杭州国土空间总规的基础工作非常好,前期的分析研究很扎实,特别是在落实《国土空间总规市级指南》基本要求基础上,还结合杭州自身特点做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不仅有城,还有乡,还有产业结构和创新的问题,甚至涉及自然资源、人文保护、城市宜居等。希望杭州国土空间总规能够为全国市级总规编制带一个好头,为全国“多规合一”以后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创新样本。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 顾浩:

杭州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有四点比较突出的感受,第一个是转型,第二个是统筹,第三个是协同,第四个是共享。无论是目标设置还是规划路径,以及发展方向都有充分的体现。杭州是承担新的规划体系重构过程中必须起示范作用的城市,寄望杭州在打造“美丽中国样本”城市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杭州打造成全球样本、美好生活的经典示范,并通过规划传导体现出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 王建国:

听了杭州关于国土空间总规的汇报,觉得三个层面的东西提得特别好,一个是保护、发展和治理三个核心的概念,第二个是几个格局,像区域格局、生态格局、农业格局、城镇格局,第三个就是综合了杭州人文历史特点的魅力格局等。在对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杭州的要求,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窗口、打造美丽中国的建设样板,以及发挥“头雁”风采,做窗口中的窗口等方面,建议杭州在实现目标愿景以及落地的路径层面,比如城市设计、区域统筹等方面有更多尝试探索。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刘亭:

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除了有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三规合一”之外,我们今后的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或许还会有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结合问题。因此,我建议杭州首先确定大杭州的概念,尝试把主城区、农村地区、特色小镇、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等一起做大空间上的统筹考虑;其次,在总规中切实推进面向未来的工作转型或者是城市发展的转型,并在转型过程当中,突出柔性化和包容化,对应生态美和人文美;再次,进一步推动经济和产业“轻型化”,聚焦高端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抓好未来社区实践区方面工作的推进。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总工程师 沈磊:

今天听了杭州国土空间总规的汇报,有一个强烈感受:杭州在指向未来。在杭州的规划当中,有一个数据非常特别,10%是城市用地,90%是农业和生态用地。面临这样的现状,杭州如何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当中起到示范,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我们以前更加关注城市发展建设,如今在生态文明背景下,更加关注的是这90%如何高质量建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人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杭州如何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治理,进一步实现这样的愿景,期望看到杭州有更多亮眼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 杨涛:

今天听到杭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路径汇报,是市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指南出来以后,我在全国目前能够看到的最理想的国土空间营造的新样板,尤其对于交通、产业、空间和生活的相融。同时,在这么多次参加杭州规划的咨询工作当中,感觉每次都能听到杭州规划工作的新思维、新理念、新作品。建议杭州在国土空间总规及综合交通规划之后,进一步打造公交+步行+自行车的综合交通服务系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工作规划。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珂:

作为杭州的市民,听了杭州国土空间总规的愿景设想,感觉到未来美好的蓝图非常值得期待和向往。建议杭州在看到历史文化未来的同时,进一步帮大家留住乡愁,在乡村与城市生态空间营造、城乡融合方面进一步规划探索,探索农业与生态的融合,农业与城市的融合,农业空间上的高质量发展,杭州是最有条件在这个方面引领我们未来的农业,未来的乡村振兴,杭州可以探索在未来农业空间内点缀一些高品质、低密度的融入自然的人类活动。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罗小龙:

总体感觉杭州国土空间规划理出了杭州的特色。对杭州提两点许多城市都需要的共享建议:一是都市圈集聚是未来的趋势,但是我们也要提前考虑避免20年以后出现东京都市圈外围的收缩;第二是在新的背景下,产业链创新链的共同创新,尤其是在未来产业、与长三角城市的协调联动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 孙娟:

我们认为未来的杭州一个是要向历史学习,做好“魅力圈”;另外一个是向未来学习,做好“创新圈”,一个基于杭州是生态和人文,一个基于杭州的产业和活力,寄望杭州把最有特色的“魅力圈”和“创新圈”做大做强,成为杭州未来城市治理的特色。


(杭+新闻)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