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秦始皇统一中国,杭州始设县治,称钱唐县,从此杭州有了第一名称——钱唐。今天,“云上观展”系列就让小编来为您讲述杭州的“钱唐故事”。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持续五百多年,主旋律就是打打杀杀抢地盘。从八百多个国家打得只剩下七个国家,号称战国七雄。有朋友会纳闷了,这张图上怎么没有越国呢?上期你不是说越王勾践称霸,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可进入战国时代,霸主不给力呀,很快就被曾经的盟友楚国给灭了。这时候的杭州便归属于楚国了。
楚是被谁灭的呢?秦王嬴政,秦灭楚大概用了3年时间,主将是王翦,他可是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的哦,说秦灭六国,王翦就灭了三个国家,战斗力杠杠的。公元前222年,秦国把王翦打下来的江南地盘做了一下行政划分,设置了余杭、钱唐两个县,属于会稽郡,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作为地名, 这便是钱唐之名最早见于正史的记载,这时候的杭州便归属于秦国了。
顺便科普一下秦灭六国吧,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这是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估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号称千古一帝,他的丰功伟绩在历史考试中是必考题,反正小编那会是用这句顺口溜应对考试的,“喊赵薇出演齐秦”,韩,赵,魏,楚,燕,齐(先后被灭)→秦(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没有采用分封制,而是采用郡县制,最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后来增加至四十六个。
无论几个郡,那个时候的杭州主体还属于会稽郡的钱唐县。这个最早的钱唐县到底在哪里?传统的说法是:钱唐这个山中小县初建时在今天的灵隐一带。
秦始皇在统一后的第二年就下令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著名的驰道有9条。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建设高铁呀,对照这张交通图,你能找到杭州的位置吗?通上了当时的高铁,杭州发展自然不会慢。
交通方便了,秦始皇开始下基层视察指导工作,相传五次巡游,第五次还来过杭州。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里有个传说,说秦始皇南巡到会稽,祭奠大禹,他是沿水陆而下的。显然,当时的河道已经贯通了现在的杭州地区,临钱唐时,突然遇到了狂风暴雨,就将船停泊在了宝石山下,为了抵御恶浪,就把船的缆绳系在了一块大石头上,后来,人们就把这块大石头称为秦皇缆船石。
这块石头见证了海水变泻湖,泻湖变西湖的全过程。由于钱塘江水流带下和海潮涌上的泥沙不断堆积,钱塘江逐渐南移,在今吴山和宝石山两山岬角之外慢慢形成了随海潮出没的沙洲。西湖初显雏形,成为一个随海潮出没的泻湖。东汉末期,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当时的官员华信,率领民工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从此逐渐与江海隔绝,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淡水湖。华信修筑海塘,后人称之为钱塘。钱塘的形成,使不少百姓免受了潮水之害。
这就是当时杭州城市空间特点:钱唐初设县时,西湖还未形成,现在的杭州城区尚为江海相连的浅海湾,到了东汉华信筑海塘,西湖与江海隔断,西湖逐渐成为内湖。请朋友们重点记住城市空间特点这个知识点,接下来这个关键词会多次出现。
回顾一下这期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