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名称 | 考核指标 | 累计进度 | 累计完成工作量 |
重大项目服务保障 | 1.做好湖杭铁路、临金高速、地铁快线、大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用地服务保障,按照项目进度情况,开展项目相关的前期指导,完成规划选址、项目报批等工作。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2000亩。 2.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做好杭州音乐厅规划选址工作。 3.做好城西科创大走廊范围优化研究,组织推进大走廊国土空间规划、云城概念规划等编制,年底前完成阶段性成果;推进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试点工作,完成“智慧规划场景”1.0版开发,并于年底前投入运行。 | 1.做好重大项目用地服务保障,已完成湖杭铁路、临金高速、7条地铁线路、大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用地规划选址、项目报批等工作。获取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5626亩。2.已完成杭州音乐厅规划选址,并上报市政府。3.已完成云城概念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城西科创大走廊国土空间规划阶段性成果,与总规编制工作做好衔接;推进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城西科创大走廊试点建设,已完成“智慧规划场景”1.0版开发,并投入运行。 | 100% |
强化要素保障 | 加快推进批而未供4万亩(其中2009-2017年批准的任务23264亩);闲置土地处置482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3万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6万亩。 |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节约集约用地,释放存量空间资源,促进有效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全面推进我市高效用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开展了存量“三块地”降存控新专项行动。在专项行动中坚持“分类施策,精准盘活”的工作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存量土地盘活。一是明确盘活措施。制定了《杭州市存量“三块地”降存控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了“加快供应、加快处置、加快盘活、强化做地和统筹规划”5个方面15项具体路径;二是建立责任清单。在行动之初同步下发了各项任务具体地块清单,推进过程中又重点梳理了行政划拨类和控规未覆盖(或开发边界外)批而未供地块清单,做到“行动要求、目标任务、推进措施、时间节点、责任人员”五个明确。三是紧扣重点加快消化。按照省自然资源厅今年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规则,重点研究2009-2017年批而未供土地的消化措施,并加快推进。四是制定政策指导性文件。收集梳理研究各地在存量“三块地”盘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一问一答”方式编制政策指导性意见,助力全市存量“三块地”盘活有效推进。经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截至12月底,全市共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消化50481亩(其中2009-2017年批准的任务28306亩),完成闲置土地处置1947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35118亩,完成存量建设用地盘活31771亩,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100% |
应急管理 | 系统内生产经营单位,完成事故死亡人数控制指标(0),较大事故起数控制指标(0)。 | 2020年度我局对照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考核要求,针对系统安全生产的特点和突出问题,聚焦规划源头管控、地质灾害防治、拆迁工地安全、储备地块安全和办公场地消防安全管理等重点,细化考核目标、层层签订责任书、分解安全责任到机关处室、事业单位和分局。其中局领导“一岗双责”责任书的签订,进一步明确了各位局领导对所分管行业、业务和联系单位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系统各处室(单位)狠抓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 地质灾害防治是我局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我局在地灾防治方面积极创新试点,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和综合治理工作:①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排查调查,确定了全市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131个;②完成了142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综合治理任务完成率达到189.3%,基本消除了已知地灾隐患点;③编制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避险预案,59个地质灾害重点乡镇(街道)都已编制完成,提升了应急避险能力;④启动30个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⑤梅汛期及时部署开展隐患排查巡查,通过应急值守、及时预警、第一时间应急处置,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局在安全生产领域未发生一起伤人亡人事故,各项工作安全有序,保持了良好的安全形势。 | 100% |
城市建设 | 1.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以《杭州市拥江发展行动规划》为引领,上半年编制完成《钱塘江流域两岸综合保护与利用实施导则》并上报市政府,保障重点区域科学发展。 2.加快规划编制与实施,以《三江汇 杭州“未来城市”实践区发展战略与行动规划》为指导,年底前启动三江汇绿心公园规划设计和《之江度假区单元控规》修编工作。 | 1.《钱塘江流域两岸综合保护与利用实施导则》(现名称为《杭州市钱塘江综合保护与发展实施导则》)已获市政府批复。《导则》划定了钱塘江及两岸区域规划分级管理的范围,从生态、文化、岸线、产业、风貌等方面明确了保护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提出了规划管控要求,为钱塘江及两岸区域规划、保护、建设及相关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2.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绿色活力、核心引擎、独特韵味”为定位,重点围绕功能定位、空间营造、防洪措施、交通组织、实施行动等方面,面向全球开展了《杭州市三江汇绿心公园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已完成优胜方案的评选,正在开展方案深化工作。已开展《之江度假区单元控规》修编,目前完成中间成果初步方案。 | 100% |
城市建设 | 1.回应民生关切,将钱塘新区等关注度较高的区域列入《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重点考虑,于上半年编制完成线网规划,并报市政府,为尽早编制建设规划创造条件,方便群众出行。 2.开展科学论证,统筹航空、铁路枢纽、轨道交通、快速路网、过江通道等空间布局,年底前编制完成新一轮《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构建支持未来发展的综合交通系统,疏解拥堵,改善交通。 | 1.立足回应民生关切、服务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十四五”发展要求,已将钱塘新区等关注度较高的区域纳入《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并上报市政府。 2.编制完成新一轮《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并上报市政府。在开展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与市发改委、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就综合交通年度项目空间需求进行对接,与市交通局就《交通强国》规划进行衔接,与公交集团、各区县市政府就公交发展、物流枢纽、交通设施布局等方面进行对接,同时对钱塘新区等重点区域开展综合交通专题研究,组织召开重大交通专项规划推进会,积极统筹航空、铁路枢纽、轨道交通、快速路网、过江通道等空间布局,构建支持未来发展的综合交通系统,力求疏解拥堵,改善交通。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