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国历史长卷里一颗璀璨明珠。
上承汉魏唐,下启元明清。
这是一个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时期,
无论文化艺术、商业贸易还是生活风物,
都文质彬彬,别有洞天。
南宋皇城图
上一期,
我们领略了吴越杭州“钱塘富庶,
由是盛于东南”的繁华,
本期小编带大家走进历史上空前繁荣的南宋杭州。
东南第一州
北宋时期,浙江富甲东南,经济在当时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苏东坡、王安石、范仲淹等都先后来到浙江当地方官,不仅政绩斐然,也带动了文化发展,确立了浙江的文化格调。当时的杭州在造船、制瓷、纺织、造纸、印刷等行业繁盛一时,使杭州在北宋时期超过苏州和越州(绍兴),成为当之无愧的“东南第一州"。
我们可以通过古人的诗词来看看临安城的人口规模和发展水平。唐代,开始把临安作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来描写,临安刺史李华在《厅壁记》中称临安为“东南名郡”,而“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是他对当时杭州城市的描述。到了北宋初年,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其中的“参差十万人家”与“开肆三万室”比较,可见城市规模在扩大。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为临安题诗:“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可见临安在东南地区的城市地位十分重要。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公元1127年,金兵的铁蹄踏破了北宋的都城东京(今开封),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双双成了金人的俘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宋高宗赵构登位,改年号“建炎”,史称南宋。随后就"巡幸江南",公元1138年,把杭州升为临安府,定都临安。
南宫北市
南宋京城图
宋高宗在北宋州治旧址修建宫城禁苑,东起凤山门,西至凤凰山西麓,南起苕帚湾,北至万松岭,南北东分布着丽正、和宁、东华三座城门,方圆4.5公里。皇城内,有金銮殿、垂拱殿、选德殿、福宁殿、勤政殿、复古殿等殿、堂、楼、阁130余座,宫殿巍峨林立,色彩光耀夺目,西面御苑直达凤凰山顶。
作为中国唯一依山而建的宫殿,南宋皇城遗址打破了传统中轴线对称格局,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非坐北朝南的王朝宫殿,开创了“南宫北市”的先河,山水园林融入其中,是一处最为园林化、江南化的中国皇宫。当时的临安城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封闭式的里坊布局转变为开放式的街巷布局的城市。
十里天街
南宋定都杭州,筑九里皇城,开十里天街。这个神秘的“十里天街”就是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临安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南宋御街和河坊街是在一起的,成十字交叉,形成“清河坊四拐角”。
御街南起皇城北门和宁门(今万松岭和凤凰山路交叉口)外,经过朝天门(也就是现在的鼓楼)、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观桥即今贯桥到今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带,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是皇帝于“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时到景灵宫朝拜祖宗时的专用道路。
当时的御街对百姓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它两旁集中了数万家商铺,临安城一半的百姓都住在附近。经过一百多年的精心经营,南宋都城临安已经发展成为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成为当时亚洲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城市规模已名列世界首位。
海上丝绸之路
南宋开启了以远洋贸易为主的商业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当时形成了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与印度洋北岸的阿拉伯帝国构成了当时世界贸易圈的两大轴心。
杭州地处杭嘉湖平原,境内钱塘江、太湖两大水系与省内多个水系相连,河流众多,河网密集,经过开拓疏浚,形成了便捷的内河航运。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作为水运大动脉的最南端,南北货物聚集杭州,内河运输盛况空前。
来看看各个时期的杭州港吧。
先秦时期东南地区主要港口
隋唐时期东南地区主要港口
宋元时期东南地区主要港口
明清时期东南地区主要港口
两宋杭州港口蓬勃发展,得益于当时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宋代航海指南针已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同时国内造船业迅猛发展。杭州的造船基地位于荐桥口外和东青口外的东北角,所造船舶载重量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
《梦粱录》中记载:“浙江乃通江渡海之津道,且如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从杭州出发的商船可直接行驶到波斯湾,船舶质量能够承载长途航行,还能给沿岸国家带去更多的货物。
“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当时的杭州,丝绸产业的发达,丝绸贸易的兴盛,加之朝廷对海外贸易的提倡,促进了杭州丝绸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北向朝鲜半岛,东往日本,南与南洋诸国,通向全球,享誉世界。两宋以丝绸为媒介,全球商品货物在杭州进行贸易交换,一方面促使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另一方面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将世界的文化带到中国。
敲黑板
结合前几期“云上观展”的知识点,我们不难发现,临安城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秦汉六朝八百年,“山中小县”,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对江南湿地的改造;第二个时期是隋唐时期,从“山中小县”发展为“江干大郡”;第三个时期为南宋时期,临安发展成南宋行都,进入“首都时代”,至今一直作为省会城市存在。
“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被元军攻破前一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临安,一见惊艳,连连惊呼是世界上最华贵美丽的天城。登上凤凰山顶,举目四望,钱江在前,征帆点点,远山绰约;西湖在后,波光山影,柳堤烟树;东望城郭,西眺群峰。这样的天然形胜,辉煌过往,难怪宋高宗一见钟情。酷爱书画的高宗,广揽各地画师,画下一幅幅西湖美景,并取出一个个动听名字: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双峰插云,断桥残雪,南屏晚钟,雷锋夕照,三潭印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让我们跟随诗人的灵动笔触,一起去感受吧。
回顾本期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