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工作介绍

杭州的“城市创新”(四)

信息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1-10-11 10:47 浏览次数:

“十三五”期间,杭州把“创新活力之城”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城西科创大走廊等为主线,着力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科技新政,持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持续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实现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大提升、大发展、大跨越。未来杭州将持续打造更高水平的“创新活力之城”,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杭州的创新格局。

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到“十三五”收官之年,杭州的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达3.5%,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329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030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城市排行榜中,杭州排名跃居第25位。



2015 年8 月25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杭州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复的第10 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根据批复文件,杭州高新区(滨江)和萧山临江2 个国家高新区可享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并允许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在跨境电子商务、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人才集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联网创新创业等方面先行先试。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打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示范区、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全球电子商务引领区、信息经济国际竞争先导区。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2019年10月科技部复函支持杭州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杭州市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平台布局、人才集聚、产业发展、融合应用、双创生态等方面的领先优势,瞄准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主阵地、场景应用先行地、高端人才集聚地的目标,强化政府推动力、社会参与力、核心竞争力、环境支撑力“四力合一”,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提供样板模范。



制定出台《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和《若干政策》。开展杭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建设,余杭区、萧山区、滨江区、西湖区纳入培育名单,启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征集工作,共征集需求项目48个,解决方案118个,主要涉及“AI+医疗健康”“AI+城市管理”“AI+教育”“AI+智能亚运”等多个领域。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杭州市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将从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融合应用示范、产业创新发展、人才培养引进、生态环境营造等方面支撑试验区建设。

融合应用促治理,强化社会参与力。让数据活起来,建设“城市大脑”中枢,建立五级数字驾驶舱,用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城市治理提供智能化平台;把场景用起来,针对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痛点难点,建设“城市大脑”警务、交通、医疗等11大系统、48个应用场景。如上线一键护航、优驾自动容错、非浙A急事通等场景,建设“20秒入园”“30秒入住”等场景,建成“先离场后付费”停车位,建设“先看病后付费”场景;把疫情管起来,在疫情防控期间,人工智能技术大量应用于抗疫第一线。如首创杭州“健康码”,实现人员精准管理,成为数字赋能社会治理的一项创新实践。建设“亲清在线”平台,实现惠民惠企政策“码”上兑付。

城西科创大走廊

城西科创大走廊位于杭州城市西部,东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经西湖区紫金港科技城、余杭区未来科技城、临安区青山湖科技城,西至浙江农林大学,长约33公里,总面积约224平方公里,串联起“一廊三城十五镇”的空间结构,坐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五常湿地、和睦水乡以及南湖、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等山水景观资源,拥有舒适优美、宜居宜业的自然环境。



2012年9月,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挂牌。2018年2月,杭州紫金港科技城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负责紫金港科技城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一廊三区三城”的格局正式形成。2019年1月,杭州在优化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管理体制、创新资源、公共服务上取得新进展,加快科技重器建设,努力建成全球数字科创中心,成为展示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窗口。这意味着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从“规划建设”迈向“全面优化”发展新阶段。

未来,杭州将集中力量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优化“一廊四城两翼”规划布局,把大走廊建设成为“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勇当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的先行区,支持其符合条件项目纳入国家、省重大项目,保障其单独选址项目建设。

敲黑板

杭州正全力打造面向世界的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活力之城。按照“四个面向”“四个杭州”“四个一流”的要求,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提升双联动,提升创新活力、创业活力、产业活力、人才活力、金融活力、开放活力、体制活力,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