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工作介绍

杭州的“区域协同”(二)

信息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1-11-01 10:13 浏览次数:

交通干线和重大枢纽是城市运转的血管筋脉和关键穴位,杭州自古以来就是江浙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在城市间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代表的要素流通快速运转的当下,不同类型不同体量的干线枢纽为城市群空间流通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今天,就与小编一起了解和我们未来生活密不可分的杭州的 “干线枢纽”。

快速路网

“十三五”期间,杭州共新建127公里快速路,全市快速路总里程累计达307公里,亚运会前还将建成157公里,总里程将达464公里。“十四五”期间,杭州将加快构建“两环七横五纵九连”快速路网总体布局,建设“都市可达、全市快联、多心加密、组团互通”的高效联通交通网络体系。



一是杭州亚运会交通保障:亚运会前结合场馆赛事安排,计划建成江南大道、彩虹大道、时代大道、风情大道、通城大道、艮山东路、下沙路隧道、艮山路过江隧道等快速路,快速路网总里程达到464公里,为亚运会提供良好交通保障。

二是城西科创走廊畅通提升:推动文一西路、留石快速路两条东西走廊继续西延至临安,进一步完善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骨架路网,扩大大走廊辐射范围,加强临安与主城的融合;建成良祥路、良睦路等交通性主干路,加强未来科技城和云城的南北向联系。

三是城东智造走廊发展支撑:钱塘区重点完善大江东地区的滨江二路、头蓬快速路、艮山东路东延、红十五线等快速通道,萧山东部重点推进彩虹快速路东延至大江东,助力打造城东智造走廊,构建城市东部郊区新城与主城的快速联系。

四是拥江发展引领:谋划亚太路—杭富沿江公路、春永线等快速通道,支撑富阳与主城一体化,构建三江汇区域多点衔接、互联互通的快速化网络系统。

空港枢纽

根据《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杭州将续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T4航站楼,在已有两条跑道的基础上,新建第三、第四跑道和东货运区、南货运区。接驳体系方面,将续建萧山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引入铁路萧山机场枢纽及接线和地铁1号线、7号线、机场快线,优化机场周边集疏运道路体系,构建萧山国际机场省域、市域“1小时交通圈”,预控机场东部综合交通换乘副中心。



除了萧山国际机场,杭州对通用机场发展也做了规划。杭州将扩建建德通用机场,新建桐庐、淳安通用机场,满足市域西部的休闲观光、应急保障等通航需求,新建富阳、临安通用机场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公务机区,协调德清等周边通用机场,满足核心城区的城市管理、应急保障、商务休闲等通航需求。

铁路枢纽

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网络规划上看,杭州将构建“一轴两翼多向”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网络,杭州至南京、上海间将规划新的铁路。具体包括沪昆高铁、杭甬高铁、杭黄高铁、杭绍台铁路、上海至杭州城际铁路、苏州至杭州城际铁路、杭州至宁波城际铁路以及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等。



普速铁路方面,在既有沪昆铁路、宣杭铁路、萧甬铁路、金千铁路基础上,规划杭州湾货运铁路,推动杭州站普速客车始发终到作业迁至杭州南站(含相关附属设施),顺应杭州都市圈及杭州湾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积极推动乔司编组站及铁路货运功能外迁。

此外,杭州还将探索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公交化城际列车,实现杭州核心城区与桐庐、淳安、建德等星城及周边县市可以1小时通达。

轨道交通

目前,杭州市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已达到300多公里,至2035年,杭州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预计达到1100公里以上。到那时,轨道交通将成为公共交通出行的主体,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5%以上,轨道交通站点800米范围的人口岗位覆盖率不低于65%。



杭州将强化都市区层面的轨道与城市轨道的衔接,实现区域重要城镇带快速可达,发挥杭州在都市圈的引领作用,推进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网规划明确了杭州“两环十三射五连”的高速公路网络总体布局。

其中的“两环”一个环指的是杭州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也就是二绕,另一个环指的是现状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十三射”指的是沪杭高速公路、杭浦高速公路、练杭高速公路、杭宁高速公路、杭徽高速公路、杭新景高速公路(含龙游支线)及杭金衢高速公路等。 “五连”指的是合肥至温州高速公路(杭州段)、溧宁高速公路、临金高速公路、建德至武义高速公路和机场高速公路。



到2025年,杭州高速公路总里程将突破900公里,2035年总里程将突破1300公里,实现“中心镇”镇镇通高速。

敲黑板

根据《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杭州将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现杭州与全国及世界主要城市的快速直达与高效连接,建设“轨道上的杭州”,构建市域高效连通的交通网络体系,支撑“一核九星”城市新型空间格局,建设“智慧绿行品质天堂城市”,促进交通发展向绿色和数字治理转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