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规划计划>计划总结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信息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1-02-03 12:30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职担当,强化部门作为,以战斗攻坚的姿态服务“六稳”“六保”,全力助推我市在“重要窗口”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一、2020年工作总结

1、首创“读地云”,助力复工复产。适应战疫情促发展需要,创新推出“读地云”,土地的规划布局、周边配套、技术指标、产业导向等信息全面上“云”,企业不用跑现场,直接在线看地、选地、拿地,打破了时空限制,减少了疫情影响,得到市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肯定,与“亲清在线”一同作为我市抗疫期间数字治理的重大成果予以表扬。《中国自然资源报》连续头版头条点赞我市做法,并配发题为“线上一小步、便企一大步”的评论员文章。

2、攻坚“窗口期”,强化要素保障。通过指标落实率、上报率、批回率、供地率“四率”考核,建立“一项一表一节点”、“一事一报一协调”、“一周一会一通报”“三个一”工作推进机制,指标使用率达100%,有力保障了城西科创大走廊、钱塘新区等重点区域以及西湖大学、中法航空大学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降存控新百日攻坚行动,向存量要空间,累计消化存量16万亩。

3、精心编规划,提升城市品位。对接“十四五”发展规划,摸清全市空间需求,提升规划落地性,编好一版实用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展重点专项规划编制,高水准完成三江汇“未来城市实践区”、“杭州云城”、轨道交通线网等规划,并着手开展重要区块的城市设计、详规编制。承办2020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城市发展论坛”,广泛征求专家和社会各层面意见。建立健全规划编制计划管理机制,更好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规范规划选址论证、日照分析管理,逐步解决规划管理缺位问题。

4、创建“土地码”,赋能项目实施。立足“一块地”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围绕工业项目从出让、审批、验收、登记到监管全过程,着眼实现项目审批服务极简极速,实行“赋码上云、按码供地、码上服务、见码发证”。工业用地项目审批环节由21个压缩到8个,审批时间由84个工作日精简至24个,不动产登记全省率先实现零材料、零跑次、零等待“三个零”。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推行“控地价竞贡献”,有34宗1074亩土地形成竞价局面,其中非意向单位拿地4宗42亩。

5、精准稳地价,维护市场稳定。推进市域经营性用地一体化收储出让,首次将十区统一纳入公示地价体系范围。出台全国首个《工业用地收储标准》,确保企业“拿地即可开工”。合理把握出让规模、时序、结构,全年出让工业用地11469亩,占土地出让总面积的43%,是近五年以来出让量最多、出让占比最高的一年。以TOD开发建设为抓手,轨道交通地上地下开发试点稳步推进,努力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6、坚决守底线,保护生态资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创新实行社会化、责任化、标识化、智慧化保护。136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推进,项目数量和面积在全省靠前。支持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自然资源部陆昊部长实地调研。主动牵头开展迎亚运生态修复景观提升行动,最大程度消除黄土裸露视觉污染。开展新一轮地灾防治“整体智治”三年行动,努力提高避险精准性。严肃开展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在2019年度全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中,我市位列优秀等次。

7、党建聚合力,锻造过硬队伍。实行“双汇报双督查”月度例会制度,党建与业务工作一同落实。践行“为民、担当、清廉、敬业、专业、务实”的系统文化,凝心聚力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针对部门“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权力聚集”特点,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组建“五员”青年志愿服务队,完善“一村一干部”工作机制,以“三服务”为载体解决企业群众困难,展现规划资源队伍良好形象。一年来,全局共有48位同志被评为部、省、市先进个人。

二、2021年工作思路

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数智杭州·宜居天堂”战略导向,服务高质量发展,在优化规划管控、统筹资源配置、提升用地绩效、强化生态保护等方面精准发力主动作为。

1、立足“十四五”、展望2035,切实编好国土空间规划

把握“亚运会、大都市、现代化”的重要窗口期,按照大都市的思维和标准来谋划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构建特大城市新型空间格局。一是科学编制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精准分析预测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对空间规模的需求,统筹用好增量与存量资源,优先保障重点城市单元发展,推动空间结构与城市能级提高、资源要素集聚、人口迅速增长相适应,形成“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绿楔”的空间格局。二是精心编好重点规划。坚持功能一体化布局,统筹全市交通、市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加强重点区域的详规管控、城市设计、历史风貌管理,彰显杭州城市特色,推进未来城市建设。三是抓好规划落实实施。健全规划实施中的动态监测、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机制,三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

2、强化统筹,促进规划建设整体性推进

借势借力区划调整,进一步理顺规划资源领域工作事权,促进市域统筹。一是统筹规划编制。完善健全全域全要素管控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体系,确保层次清晰、无缝衔接、高效传导。二是统筹土地收储。以土地储备分中心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规模结构、提升做地质量,确保土地市场稳定供应。三是统筹经营性土地出让。统一出让政策、统一竞价规则、统一地价管控,完善全市统一的土地市场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加快回迁安置和拆后土地利用。四是确保规划落地。将控规管控与土地出让的要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出让合同中明确,在规划建设中落实,解决规划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3、眼睛向内,推动市域有机更新

更加重视挖掘存量,遏制城市单体规模无需蔓延,防止“摊大饼”式扩张。一是挖掘存量,盘活三块地。持续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土地盘活利用,研究界定低效用地评价标准,摸清底数、上图入库、分类施策,提升单位土地产出效益。二是创新政策,促进城市有机更新。注重区域整体提升理念,开展城市更新评估。完善规划土地政策,以落实公共要素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前提,允许按规划进行用地性质、建筑容量、建筑高度的适当调整,调动更新主体积极性。三是增存结合,推进城乡统筹。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农村闲置土地的“空间腾挪”和农村产业融合的“腾笼换鸟”,盘活结余指标和农村资产,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4、绿色优先,更加注重生态保护

把全域美丽、处处灵秀作为价值追求,更好履行自然资源管理职责,持续深化美丽中国样本建设。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机制,创新耕地保护协会、田长制、耕地云等监管手段,进一步提升耕地保护的社会化、责任化、标识化、智慧化水平。二是系统推进土地全域整治。以全域整治与生态修复为平台,科学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集成土地复垦、耕地保护、矿山整治、宅基地“三权分置”等政策资源,更好发挥在指标盘活、空间集约、消薄增收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三是深化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规划资源领域的政策创新集成,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更好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四是做好地灾防治和矿山治理工作。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打造绿色矿山升级版。

5、数字赋能,加快推进空间智治

围绕全会打造数字变革策源地、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加快构建规划资源领域整体智治体系。一是落实“多规合一”。加快形成全市规划“一张图”,夯实国土空间治理的底图底数底盘,真正做到“以规划落项目”。二是强化三维支撑。深化全域数据归集,加快地上地下空间智慧感知系统建设,实时监测城市运行。三是完善“土地码”审批服务。围绕“极简至简”审批改革目标,深化“见码办事、见码发证”的服务机制。聚焦日活率、使用率、满意率等核心指标,优化企业群众的无感办事体验。四是实施有效监管。完善杭州自然资源督察模式,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严查严管频繁调规、土地闲置、“三临时”等问题,维护规划和资源管控的刚性。

6、狠抓队伍,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围绕“要以一流的队伍建一流的城市,以一流的法治建一流的城市,以一流的作风建一流的城市”要求,在抓人促事上狠下功夫。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坚持“党务好必须业务好、业务好不等于党务好”,实行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汇报、同评价、同考核,防止党务脱离业务,业务代替党务。二是完善评价机制。在处室月度排名的基础上,对个人绩效进行评价,既作为干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也作为今后干部提拔的重要参考。强化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与单位班子绩效考核挂钩。三是强化风险防控。持续推进“三集”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抓好整改情况督查。规范下放权力运行,加大对基层站所和窗口管理力度。注重运用谈话提醒等“第一种形态”,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配合纪检部门,严肃处理严重违法违纪问题。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