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市局动态

【支部书记讲党史 ⑮】学党史 守初心 优服务

信息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1-06-11 17:29 浏览次数:



主讲人:行政审批支部书记  邱钢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10月,从江西出发的中央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百折不挠突破重重险阻,带着对革命理想无比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念抵达陕北。自此,延安成为了中共中央的“落脚点”,也成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点”。

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

13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低谷走向高峰,最终扭转了中国的乾坤。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十三载可歌可泣的恢弘篇章谱写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政府机关没有徇私舞弊、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的不良作风。政府官员自觉做人民的勤务员,群众评价是“只见公仆不见官”。因而在战争时期恶劣环境下,群众宁可饿死自己也要主动上交粮食支援部队,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红军战士安全,真正体现了军民的鱼水情。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表明,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结合行政审批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用好人民赋予我们的公权力,首先思想上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其次行动上要强化服务意识,坚持秉公办事,增强服务本领,对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勇于创新。最后制度上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分级审核、集体会审制度,以“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机关党委)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