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调查监测党总支第二党支部书记 周宝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兵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而蒋介石重创红军于湘江边,士气正盛又调集40万重兵进行围堵,3万对40万!双方兵力悬殊。四渡赤水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打响的。
一渡赤水河:1月29日,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刘伯承的领导和指挥下,从赤水河的土城、猿猴场、太平渡等渡口,顺利地渡过赤水河。
二渡赤水河:形势表明,中央红军按照遵义会议决定的计划北渡长江,向川西进军,已经非常困难,也将会陷于国民党军优势兵力的重重包围之中。因此,按照毛泽东的意见,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为在川黔滇三省边界地区进行机动作战并利用敌人相互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红军运动战的优长,实行高度灵活的运动战。中央红军进入川黔滇边界地区后,国民党军纷纷西渡赤水河,进行围追堵截,而黔北地区的兵力空虚。据此,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指挥下,于2月18日由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东渡赤水河,即二渡赤水,向黔北进军。
三渡赤水河:蒋介石在南京得知遵义、娄山关、桐梓再度失守,顿时暴跳如雷,说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随后,他决定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飞抵重庆,亲自督战,但是仍然没用。3月16日,中央红军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由茅台地区西渡赤水河,即三渡赤水,并采取白天渡河的办法,故意虚张声势,佯作北渡长江,迫使敌人重新调整部署,西渡赤水河进行追击,尔后东渡赤水河,迅速南进,跳出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圈子。
四渡赤水河:当国民党军主力纷纷西渡赤水河后,毛泽东抓住敌人“欲困未成”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秘密、迅速、坚决地折而向东,于3月21日由二郎滩、太平渡地区东渡赤水河,即四渡赤水,再次进入黔北,寻机南渡乌江。
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吸取前几次战斗的教训,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变换作战方向,为红军赢得了时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目前,我省数字化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杭州也进入了“数智杭州”建设元年。根据总体部署,我们作为杭州市地理信息中心,今年的重点工作就是聚焦我市规划编制与实施、空间资源要素配置、项目审批落地效能自然资源管理等重点领域,按照“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原则,梳理业务、再造流程、重塑制度,深化数字赋能空间治理,着力打造数字孪生、精明智治的空间管家,率先建成全省领先的市域“空间智治”数字化平台,推进城市空间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推动城市内涵发展、精明增长,助力提升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场数字化的攻坚战,需要全体党员和业务骨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像在四渡赤水战役中一样,创造战机、赢得时机,牢牢掌握主动权,打赢这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数字化攻坚战。
(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