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专规风貌支部书记 吴红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说的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伟大的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红二、红六军团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是坚不可摧的。红一方面军走过了赣、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等11省,英雄的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在翻越大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管被装的宁可自己冻死,也没有自己先穿暖和一点。正是有了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红军才战胜了空前的困难,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长征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成熟。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党在思想上不断成熟,实现了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基础上全党的空前团结、红军的空前团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时久、规模大、行程远、困难巨、影响广,为中外战争史上所仅见。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