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区县动态

用“大服务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 ​市规划资源局西湖分局过细做好不动产办证工作

信息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1-09-29 16:57 浏览次数:

随着社会观念日益多元包容,人们的姓名更强调个性。越来越多的人名中包含一些不常用的生僻字、网络用字,甚至是自造字。这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取得的名字,并不属于国家通用规范汉字,不仅难以辨识、记忆和交流,更有可能遭遇办证难、实名认证难和信息录入难等问题。

在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下,特殊人群同样会面临“数字鸿沟”问题,姓名中带有生僻字、自造字的人群即属于其中一类。当大部分人群享受着越来越便利智能的窗口办证服务时,这类人群却面临诸多障碍和尴尬。

“我上学的时候,老师都只认识我的姓。”说起名字,家住西湖区文新街道的蒋先生颇为自豪,“頔,意思是美好,这是古人名用字,具有历史沉淀感”。直到办理各类证件时,蒋先生才开始尝到为“名”所累的滋味。

“姓名里带生僻字、自造字的属于小概率事件,有时候一个月遇到一到两例,有时候一个季度也遇不到一次”,市规划资源局西湖分局不动产窗口代表吴美娜说。

“但是真遇到了,我们也要当成正常件处理,让他们和大部分群众一样,享受同样的不动产办证服务。”据她介绍,如果姓名中包含生僻字、自造字,导致身份证读卡器读不出来。窗口工作人员都是先比对身份证原件,在不动产登记系统内手动录用相关信息,预留排字空间,后面采取手写加盖校正章的方式予以出证。

“原来以为像我这种情况至少要跑个三四趟才能把不动产权证办下来,没想到西湖不动产窗口这边一次就办好了!”蒋先生终于体验了一把不“受名所困”的感觉。

西湖分局不动产窗口秉承“大服务思维”,过细处理应对“小概率事件”,不断升级“一窗办、一网办、一站办、一次办”服务模式,高速、高效、高质破解群众办证难、办证慢问题,把为民办实事、办成事落到实际行动中,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