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0 17:39
岁末年初,杭州市规划资源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收到了自然资源部的感谢信,信中盛赞杭州圆满完成2021年度土地储备系列改革重点工作,为全国土地储备创新发展提供了“杭州样本”与政策实践支撑。
心中有担当,行动有力量。
“搭红船绣红旗”献礼建党百年
开展“我在红船起航地学党史”主题党日活动
2021年以来,市规划资源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高质量做好我市土地资源要素保障的同时,民呼我为、力行创新,以做好党建与创新“加减法”,锻造“硬核”杭州土地储备交易“铁军”,助力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
“既帮周边居民打通了断头路,还锻炼了队伍能力”
党建做“加法”,储备地块补齐民生配套“短板”
2021年最后一个月,拱墅区半山街道石塘安置房望宸名邸小区内张灯结彩:经过3年多的时间,600多户回迁安置家庭终于完成了抽号选房,美好新生活就此开启。
令大伙“喜上加喜”的是,小区外围的文锦路、五号支路等两条断头路,也已建设完成,即将正式验收。
文锦路
五号支路
“以往,储备地块内的配套道路我们大都采取委托建设管理。”市规划资源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以来,中心发起了“我在项目一线践初心”“打造做地施工先锋队”等主题实践活动,全体成员一边学党史、悟思想,一边在直接参与储备地块配套道路建设的实践中办实事、开新局,既帮周边群众打通了“断头路”,还锻炼了队伍能力。
金星街
上城区华日地块的两条配套道路士安路及支路八属“断头路”,从已完成的项目立项、合规性审查、报建审批手续、到下一步的招标施工、验收和移交管理的全流程,由市规划资源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的党员干部一手主导。
“通过全程服务储备地块‘断头路’打通,我了解了合规性审查一般需征求发改、建设、规划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部门意见,也掌握了修一条路大概有哪些环节、过程中会有哪些问题,扎扎实实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从“一窍不通”到“一点就通”,通过这样的业务实操,中心从70后到90后,均“拉长”了对收储前后端业务的熟悉度,做到胸有成竹,在对做地机构的对接指导服务均越来越顺畅。
操作手册,要让有实操经验的人来写。
2021年,市规划资源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坚持以党建促业务,让队伍“下沉”到一线,通过开展“高效智治统筹保障年”,全年完成经营性用地收储141宗15000余亩,完成率116%,工业用地收储301宗13000余亩,完成率137%,超额完成年度收储任务;实现全市域“一盘棋”推广工业用地收储标准,全面实施“先考古、后出让”工作制度。同时,落实“集中供地、集中出让”新政要求,围绕“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目标,迎难而上,精心组织完成三批次住宅用地“两集中”有序出让;全面统筹、逐一对接,保障市区工业用地出让目标顺利完成,土地储备交易工作进一步显成效、上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月以来,市规划资源局还选取了两个拟出让储备地块,主动下沉到相应社区聆听居民呼声,结合居民诉求优化地块出让的规划条件,助力社区服务功能短板补齐。
“我们这里的待建幼儿园,原控规是3700多平方米的用地面积,上门服务团队通过测算,发现幼儿园规模偏小,在地块控规局部调整方案中给我们调整到4600多平方米。”面对储备地块补短板行动,胜利社区工作者郑先生感慨地说:“一下子扩大了900多平方米,建好后又能有不少家庭的孩子可以就近上幼儿园了。”
城市存量空间的民生短板补齐,有赖于“旧改”,增量空间的民生短板补齐,可放眼储备地块。
除了幼儿园,针对可借力储备地块上补齐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托幼和养老方方面面的民生短板,市规划资源局在储备交易中心试点基础上,梳理出了一份向全市推广的“出让地块配套补短板的规划研究方案”。相关储备地块助力“民生配套短板补齐”要求,已落实在2021年12月全市第三批30多宗集中出让的地块规划条件中。
“绿色、共享,让储备地块成为杭州绿迎亚运的一道风景”
创新做“减法”,首创土地储备“管家式”运营管护杭州模式
“围墙拆除后,感觉整栋楼前面新增了一块绿地公园,不仅风景美了,心情也舒畅多了……”
最近一段时间,在距城北亚运公园不远的城西银泰、申瑞国际附近的居民发现,原先门口厚厚的围墙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有亚运元素的敞开式绿地和“小清新”的通透式绿地。
这些魔术一样“变”出来的绿地,正是一处处储备地块。
“以往的储备地块管理,就是用厚厚的围墙围起来,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提升,这样的方式显得越来越不美观,也和杭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不相符。”市规划资源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助力打造绿色亚运、彰显杭州生态魅力,去年以来,我市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在全国首创储备地块“管家式”运维管护“杭州模式”,以绿色、共享理念,将储备地块打造为一块块绿地与市民共享,提升市民生态获得感,力争让储备地块成为杭州绿迎亚运的一道风景。
塘北单元整治前后对比
和以往每个地块都要安排专人一一进行砌墙、绿化、墙绘、安保等各环节的招标委托不同,此次改革引进了两家市场化物业公司成为地块“管家”,“一站式”负责地块的复绿、管护、安保等,因地制宜地将储备地块打造为口袋公园、便民设施、绿化景观,助力提升周边居民生态获得感。
文晖单元整治前后对比
让政府的归政府,让市场的归市场。
“以前的地块管理模式,不仅市民感受不好,还占据大量储备业务人员精力,整体效能低。”在市规划资源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看来,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既要着眼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做加法、压担子,也要善于借用市场化的专业力量,给中心人员减负担、增效能。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针对储备地块管理涉及的地块管护、绿化、监控、渣土清运、围墙(围栏)及墙绘等五大项内容,梳理了64项价格清单。随着前期10宗、300余亩的储备地块“管家式”运维管护效果“浮出水面”,一个个在储备地块上“生长”出来的绿意空间收获了大量来自市民的好评,杭州的相关创新经验也得到了自然资源部和兄弟城市的关注。
“目前我们正指导两家物业公司在前期实操基础上,梳理储备地块管护服务手册,中心也充分总结经验,梳理了一套属于杭州的储备地块‘管家式’运维管护规范,实现储备地块生态化改造、共享化利用、数智化管理,方便全市域复制、推广。”市规划资源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通过一些创新性的探索,进一步提升治理现代化能力水平,让生态文明之都之美,渗透在城市储备地块管理的细节中。
三墩北单元整治前后对比
唯实惟先,善作善成。
市规划资源局土地储备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聚焦聚力“杭州亚运”这个中心,在“转型、统筹、精准、服务”上下功夫,在高质量做好土地储备交易资源要素保障的同时,落实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以数字化改革为重点,加快储备地块“云做地、云赋码、云申验”,以储备地块为抓手,民呼我为、创新改革,不遗余力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助力民生短板补齐,释放更多生态获得感,助力杭州高品质共富。
(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