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市局动态

市局推出“二十条”助推扩大有效投资新举措

信息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2-01-26 18:04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扛起责任担当,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做好规划资源服务保障,增强用地保障对扩大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1月25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推出强保障促发展优服务、助推扩大有效投资的二十条新举措。

一、以更大力度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好项目不缺用地指标

1.加快梳理要素保障清单。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22年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重大产业类项目(以下简称“三重”项目),指导用地单位谋深、谋细、谋实项目前期,落实“项目跟着规划走”,把各地各部门的项目清单,转变成规划资源部门的要素保障清单,明确项目基本情况和用地需求,提前预留规划空间,确保项目能落地、快落地。

2.加快完成项目报批。主动加强与部、省汇报沟通,分类限时完成用地报批。对拟报部的亚运保障单独选址项目,2月15日前完成省级审查并上报自然资源部;对省政府审批的项目,各地确保在2月底前完成补正,3月底前批回;对省政府委托下放的审批项目,组件完成后7天内审批。

3.全力争取新增指标。提升项目立项层级,确保省级以上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通过国家保障、省级预留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用地需求。持续加大存量盘活力度,通过增存挂钩方式争取用地指标。加快项目储备,做深项目选址,通过“指标跟着项目走”,最大限度争取省重大产业项目等省级预留指标。确保2022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0000亩以上。

4.全力缓解占补瓶颈。强化全市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补充耕地市级统筹调配力度,符合国家和省统筹补充耕地、增减挂钩指标的项目“应申请尽申请”10000亩以上。跨市补充耕地指标和增减挂钩指标异地调剂5000亩以上。加大全市低丘缓坡等耕地后备资源挖潜,补足补充耕地和旱地改水田指标储备15000亩以上。市本级储备库释放补充耕地数量和水田指标5000亩以上,保障全市重点急需民生、产业等项目周转使用。

5.加快详规覆盖。坚持规划引领项目落地,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合理确定详规单元划分方案,加快推进市域详规一体化管理。对不涉及“三区三线”影响、条件成熟的区域,2022年底前新编(修编)城镇开发边界内集建区范围详规60个以上;少数因项目落地确需急用的区域,在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复前,可以“开天窗”的方式,先行启动相对成熟区域的详规编制,并按规定报批。

6.加快做地收储。实施市区一体化收储机制,加大做地统筹,做实、做全、做细、做优做地收储出让三个计划,计划供应地块统一录入自然资源部土地储备监测监管系统备案。加快做地进度,确保6月底前完成工业、住宅、商业用地年度收储目标任务的60%以上,10月底前完成年度目标。提高做地质量,统一做地标准、统一收储验收,健全做地完成率、收储入库率、出让实现率考核机制,做到“地等项目”,确保出让后即可开工。

二、以更实举措促进高质量发展,确保空间资源高效利用

7.集约供应产业用地。创新工业用地出让模式,实施带项目、带方案出让,加大工业标准厂房和工业综合体建设力度,确保2022年新出让工业用地面积10000亩以上,新建工业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推进以工业为主的“工业+科研”“工业+商服”“工业+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等混合产业用地供给,促进产业融合。

8.有序供应住宅用地。坚持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供地同等条件、同步安排、同时供地,继续实行租赁住宅用地计划单列。全面梳理近几年住宅、商业用地供应、建设、使用现状,坚持“稳”的基调,2022年全市计划供应商品住宅用地与上年基本持平,科学安排出让时序,对城西科创大走廊等人口导入量大的区域,在供应规模上予以重点倾斜。

9.加快补齐功能短板。继续落实“四问四权”,强化规划、供地协同,以绣花功夫实现规划补短板。牵头实施加快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底前开工建设公园100个以上,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营造“迎亚运”良好氛围。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应保尽保、能供快供,推进市域公共服务均衡化。2022年全市供应各类国有建设用地60000亩以上。

10.加快推进轨道交通TOD试点。全市首批TOD示范项目抓紧城市设计成果转化,2022年3月底前落实到详细规划,加快地块出让。遴选第二批TOD示范项目,高水平开展城市设计招标。推进自然资源部委托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研究工作,完成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总结评估,将杭州经验做法上升为国家标准。

11.加快批而未供土地消化。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当年度新批的划拨用地,批回后6个月内完成供地。对历史形成的批而未供土地,加强成因分析,分类明确消化要求: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的划拨用地,2022年底前供应完毕;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储备土地,优先纳入年度出让计划,确保完成储备土地总规模的15%以上,增加体育、公园、保障性住房等用地供应;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加快实施批文调整(撤销)。2022年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消化30000亩以上。

12.加快供而未用土地开工。全面排查全市供而未用土地,查清未开工具体原因,采取“一地一方案”、分类处置:对新出让项目,支持企业出让即开工;对临近开工项目,要及时做好履约提醒;对逾期项目,要全力排除开工障碍,按照“以用为先”原则,督促企业尽快开工;对确实无力开发项目,允许通过土地预告登记实现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2022年供而未用新开工面积60000亩以上。

13.加快低效用地再开发。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元化改造、多元利益共享的再开发改造模式,推动提高开发强度、空间复合利用、功能混合布置、用途合理转换,2022年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30000亩以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6000亩以上。制定杭州市低效工业用地全域治理工作方案,坚持规划引领,综合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自主等模式,按照腾退收回一批、增容提质一批、流转增效一批、置换入园一批,2022年盘活低效工业用地7000亩以上。

14.加快推进用地政策创新。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鼓励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主体积极性,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开展“3+X”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版,启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乡村地区资源要素保障新路径。实施存量土地短期利用、混合产业用地供给,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配置政策。

三、以更优服务打造营商环境,确保塑造一流干事创业形象

15.深化“空间智治”数字化改革。搭建“空间智治”数字化平台2.0,实现“一张图”上开展各项业务,一个平台上完成各项审批。持续推进“空间智治”底图建设,加快底图三维化、平台化、实用化和数据模块化。建设“多规合一”平台,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精准传导和有效实施。聚焦政府治理和社会关切痛点难点问题,打造一批管用、好用的应用场景。

16.推行产业园区容积率动态管控。在框定产业园区开发总量及相应配套服务设施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产业及项目实际,允许园区内工业用地实行容积率动态转移,以详规动态维护的方式,促进投资项目快速落地。不影响安全前提下,产业园区工业用地容积率宜高则高。

17.允许“三重”项目用地报批容缺受理。对“三重”项目暂未批准使用林地许可、暂未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等的,在可预见的情况下,允许容缺受理,先行开展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相关审批手续应在用地批准前完成。

18.实行“三零”发证。拓展应用“土地码”,通过按码推送、信息交互,实现“码上服务、见码发证”的数字治理闭环,企业拿地后依申请即发用地规划许可证,扫码即可“零材料、零等待、零跑次”办理工业项目不动产权证,企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合并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工程规划许可证。

19.推行抵押登记“全网办”。搭建市域网办一体化平台,推广不动产权属查询、抵押登记、企业不动产登记等“全程网办”事项,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一站式“通办”。将企业纯土地抵押、在建工程抵押、房地一体抵押均纳入抵押联办范围,减少企业转贷过桥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时间和成本。

20.开展“三化”“三服务”行动。规划资源系统党员干部要目标任务项目化、工作推进专班化、完成绩效晾晒化,重点围绕要素保障、规划引领、项目审批、存量盘活等服务事项,专题开展“三服务”活动,对收集到的问题,实行“一事一档”、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按照依法依规、特事特办的原则,优化运行机制,开通绿色通道,全面落实规划资源服务举措,全力助推扩大有效投资。


(利用处)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