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工作介绍

杭州那些隐秘角落(六)

信息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2-01-04 10:52 浏览次数:

余杭区地处杭州市域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今天就让小编再一次带着大家去触摸历史留下的痕迹,去看看余杭区又有哪些岁月悠长的“深厚沉淀”……

中泰乡九曲岭上村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乡的九曲岭上村是一个原生态的古村落,村口两颗参天的银杏树有260年历史,它们见证了这村子的兴衰。现在九曲岭上村石屋茅舍,残垣断壁,被青草野花包围,石头台阶年代已久。当地居民称之为“空壳村”,村民都已陆续离开,现在方圆100多亩的村落,只剩下了几户人家。“空壳村”坐落在一座山的山顶,村子后面是大片茶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九曲岭上人口最多,有百来户人家,五六百人。岭上30多幢仿清建筑,错落变化,高低有序,一条山涧小溪穿村而过,确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村民居住在山上生活不便,于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逐渐有村民往山下移居,居民日渐稀少,所以形成了现在的“空壳村”。



因为路偏,车路不通,上山必须步行,沿着碎石拼成的小路行走就可到达。民居房顶均盖小土瓦,外墙用灰黑色岩碎石砌筑,建筑年份在五六十年以上,具有典型的山村民居特色,至今还保持着古村落的原始风貌。

黄湖镇高村

“高村”,唐代称寺前村,南宋初改名高村。村子坐落于余杭区王位山山腰,是一个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高村背靠王位山,东依祠山,西临狮子岭。后门山老龙喷水,前门山鳄鱼守卫,村东涧水终年流淌,参天大树环绕村寨,衬托着白墙黛瓦。



高村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南宋末,高村曾是南宋的一个兵营。当年元军南侵,文天祥起兵在临安(今杭州)护驾,驻守高村。这个村子,北面可守独松关,东面可扼马头关。两关吃紧可驰援,京城危急还可以包抄,地理位置实在是险要。清道光﹙1821—1850﹚年间,鸦片战争失败,清皇帝下诏,要地方青壮年练武强身,保国雪耻。传说,高村设武坛,男丁都能举杠铃二、三百斤,强者能举五百斤。刀、枪、棍、棒,件件会使,故又有“小梁山”之称。



村里沿路留存着不少断墙、残基。房前屋后散落着一些圆形和方形的石臼,精美的木雕花窗抬眼可见。这些古宅都属明代建筑,其中一间名为“张三房”的老宅就是这个村庄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处古建筑。此宅是典型的大户豪宅,左右房子36间,有100个柱脚落地。在“张三房”的八字门库上原有一块写着“来官不接,去官不送”的字匾,足可推断出当时宅子主人的清高。

高村土壤深厚肥沃,村落西北端保存有原来的生产用田——梯田,千年之前古人就在此开垦了旱地梯田,面积达到300余亩。现在的古梯田四周是山岗、丛林,保存有梯田基石,是古梯田存在的凭证。

敲黑板

杭州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一草一木、一屋一椽,无不带着历史文化的印记。杭州自古以来含珠蕴玉,人文荟萃,兼有古都、风景名胜和近代史迹等历史文化特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历史上对杭州的高度评价。在杭州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传统风貌并没有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而消失殆尽,相反,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里的古村和古建筑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