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首批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公布,临安区G329国道(玲珑至於潜段)成功入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将严格按照跨乡镇全域整治理念,突出“农用地提质增量、建设用地集聚增效、生态环境修复提升”三大重点,积极稳妥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3.0版,为临安绿水青山谱写新篇章,为共同富裕注入新活力。
此外,近日浙江省保护耕地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1年度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省级精品工程。临安分局牵头实施的太阳镇双庙村等7村全域整治项目位列其中。这是继2021年的天目山镇获得此项殊荣后,临安区获得的第二个省级精品工程。
自2018年全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针对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多维度问题,以全域整治为抓手进行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多措并举助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用地保障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并不是传统单个项目的机械拼凑,而是立足于区域整体,把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统筹在一起,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国土空间重构。截至目前,临安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内已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0448.5亩,建设用地复垦389.6亩,旱地改水田463.4亩,永农连片整治3675亩,土地流转集中经营超过8000亩,资源的碎片化得到进一步改善,农业产业获得进一步提升。
为乡村科学发展编制村庄规划
规划先行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基本原则,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搞建设”。村庄规划编制以国土空间规划、风情唐昌县域风貌样板区建设方案、清凉峰旅游度假区提升规划、浙西户外圈建设方案、昌化千年古城规划、美丽城镇样板区建设方案等为上位规划依据,通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梳理沿线土地资源要素、整治规整沿线耕地田园、保障产业和基础设施用地,科学编制各镇村庄规划。目前全区已编制村庄规划105个,为下一步乡村单元规划的全覆盖打下扎实基础。
为村民基层治理提供临安样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广大村民是乡村土地空间重构的主体,他们既是最主要的利益群体,也是最重要的建设者。在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过程中,村集体组织建立了如周云村的浙江首个村级耕地保护协会、太阳镇镇级耕保协会、民生议事协商机制、村庄规划编制公众参与机制以及村民选举等组织机制,充分发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耕地保护、村庄规划作出积极贡献,为村民基层治理提供了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