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规划计划>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002489647/2022-63686 公开分类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成文日期 2022-02-16
文  号 主题分类
有效性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

信息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2-02-16 14:43 浏览次数: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自然资源厅指导支持下,全市规划资源系统奋力进取、克难攻坚,较好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一)规划统筹力度明显增强。市政府出台由我局起草的《构建市域一体规划建设体系专项计划》,统筹规划编制,推进多规合一,全年新编规划88个。一是夯实规划编制基础。完成城镇开发边界内2195平方公里实景三维数据采集,出台《杭州市空间智治“一张图”建设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印发《杭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单元划分办法》、《关于推进全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规范详规编制。二是着力推进总规编制。根据部和省厅部署,聚焦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划定这一核心内容,市局加强市域统筹和对各地指导,全市上下加班加点,集中攻关,基本完成了“三区三线”划定。三是做好重要规划编制。编制综合交通、轨道交通TOD专项规划及8个重要站点一体化城市设计。编制《杭州市钱塘江堤防及岸线整体提升改造规划》《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良渚遗址周边地区景观控制规划》,强化重点区域规划管控。完成《杭州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杭州市区高中学校布局规划》《杭州市基础教育专项规划》编制。

(二)要素保障服务有力有效。 制定“强保障促发展优服务助推有效投资”20条等政策文件,助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一是供地更重统筹。实施市区用地指标市级统筹,用于基础设施、民生配套项目及重大产业项目。全年新增用地指标2.28万亩,全部按时组件报批,确保100%批回。二是供地结构更趋合理。全市共出让工业用地11854亩,占出让土地总面积的43%。消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17.3万亩。持续推进轨道TOD综合开发,西站枢纽“一地多用、三维确权”做法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头版头条报道,陈金彪常务副省长批示“经验很有意义,值得推广”。三是供地更重民生。全年供应租赁住房用地1611亩,占出让住宅用地面积的15%。共实施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项目6个,其中5个完成结顶。建立商品房供地与详规联动机制,提高公共服务配套比例,助力居住品质提升。四是土地市场更趋平稳。十城区经营性用地开始纳入市级收储管理,全年完成市区经营性用地收储275宗17049亩,完成全市工业用地收储315宗14589亩。落实出让“两集中”,全年出让经营性用地3批15810亩。

(三)生态修复资源保护扎实推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夯实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一是牵头开展生态修复。开展全市“迎亚运”山体生态修复景观提升行动,对1658处裸露山体生态损毁进行整治,累计完工1635个,其中1600个项目已通过验收,占比达96.5%。牵头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牵头推动73项政策清单落地。二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重点问题整治,在全省率先完成34个新增占用耕地问题的整改。开展“百千万”永农集中连片整治,全年完成26个项目立项,施工面积1.67万余亩,实现耕地连片3.4万亩。持续开展垦造耕地和入库报备,全年报省备案垦造耕地1.83万亩、旱地改水田1.38万亩,可新增水田3.21万亩。三是全面推进全域整治。累计实施整治工程105个,涉及92个乡镇(街道)、788个村。已验收16个项目,其中4个项目被评为省级精品示范工程。四是严格执法督察。加快2020年例行督察问题整改,完成问题整改182个,完成率99%。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对18起顶风违建问题实行即查即停即拆。与纪检监察部门联动,加大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力度,全年问责13人。

(四)数字化改革取得新成效。基于“一张底图”,推进空间智治,以数字化改革撬动规划资源领域改革创新。一是促进了“规资”融合。遵循“三区三线”基本空间格局,完善全域全要素“一张底图”,落实规划遵循三线做、项目跟着规划走。按照详规底图,动态维护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低效用地等三块地信息,重点打造工业空间应用场景,省厅主要领导专题听取汇报并向全省推广。二是促进了审批整合。建立“一码管地”审批模式,依托“土地码”有力促进了工业项目跨部门信息共享和服务提速,企业从拿地到不动产房地首次登记,审批材料由142件减少到28件,审批服务环节由21个压缩到8个,审批时间由84个工作日压缩到12个,提速85%;通过流程重构,实现用地规划许可证20分钟就办好。三是创新了不动产登记。通过一网通办、政银企合作,加快去中心、去中介化。全国首创一手房“交房即交证”,商品房办证由以往至少跑4次、中介环节耗时约1个月,变为全程网购式服务、24小时自助化操作。唱响杭甬双城记,与宁波实现抵押登记异地办理。

(五)回应民生关切,做好信访维稳。一是加强地灾避险。临安首创地灾风险隐患“数智防控”做法,实现精细排查隐患,精准撤离避险,全市台汛期地质安全平稳。二是加快“回迁安置”。出台《关于调整杭州市区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私有住宅搬家补贴费、临时过渡费和非住宅补贴费标准的通知》,调高相关标准,促进区域平衡。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要求,在外过渡8年以上17户、5-8年3611户100%安置完成。三是化解矛盾纠纷。强化信访源头管控,市局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8%、赴省走访同比下降20%,28件信访积案化解率100%,办信满意率从上年的83%提升到92%,信访考核全省第一。突出全程调解,通过案前调解实现行政争议案件减量19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一审案件发案量分别下降21%和35%。

(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强教育,牢固初心使命。开展“助万企、帮万户”和“办实事、解难题、减负担”等活动,“交房即交证”“地灾风险隐患双控”入选全市“民呼我为”最佳实践案例。在春节前的疫情防控斗争中,不少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冒着严寒志愿服务,用行动彰显了使命担当。二是高站位,强化问题整改。将中央巡视、环保督察、省委巡视、省委“七张清单”问题整改作为全年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完成整改任务,举一反三促进规划资源治理能力提升。三是敬法纪,切实防控廉政风险。深入开展“三多”风险排查,梳理风险点9个,剖析原因17条,制定防控措施30条。压实责任,狠抓执纪,党纪政务处分和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人数下降,实现了“风险发生1+1﹤1”的目标。

二、2022年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以“全省第一、全国一流”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坚持人民至上,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保护与利用,促进节约集约,守住红线底线,奋力开创规划资源工作新局面,为杭州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提供强有力的空间资源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紧扣时间要求,全力做好亚运保障

1.高效率抓好项目报批。进一步梳理亚运保障项目清单,重点抓好“1个批次项目+5个单选项目”用地报批工作。加强与部省对接,全力冲刺规划调整、项目报批,同时配合做好项目验收,确保依法依规,规范用地,经得起检验。

2.高质量推进公园建设。牵头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构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体系。围绕年内建成70个公园的目标,新建提升一批体育健身、休憩交往、文化展示等功能复合的公园绿地。8月底前,高质量建成并开园40个。

3.高标准助力环境提升。牵头推进“迎亚运”山体生态修复景观提升专项行动扫尾,加快23个未完工项目进度。借势借力打赢中央环保督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问题歼灭战,尽快销号清零。做好征迁工地、储备地块的环境整治、围挡美化,加强扬尘管控,消除视觉污染。

(二)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全面提升空间智治能力

1.打好“一张底图”,夯实空间智治基础。遵循“三区三线”的一张底图,为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限定范围、规定行为,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打造高效权威的工作平台,规划编制、用地审批等通过“空间智治”平台申报、审批、管理,实现平台外无数据、无审批、无供地等业务功能。

2.开发一批场景,彰显空间智治成效。加快推出耕地智保、解决“两非”的应用场景,工业三块地动态监管、不动产智登、地灾避险、土地码协同审批、数智征收、数智储备、规划一点通等应用场景。坚持问题导向、应用导向、体验导向,做到操作标准化、标准模块化、模块制度化,促进流程重构、数据集成。

3.开展比学赶超,在赛场上见高低。市局两个月开展一次比武,围绕场景开发是否建立在“一张底图”上,达到了流程重构、小切口、多跨;是否常用好用,既共享数据又实时归集数据;最关键的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工作成效有明显提高。

(三)强化统筹,突出实用,抓紧规划编制

1.做深农业空间规划,压实耕地保护红线。搞清耕地、稳定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在哪里、怎么保,粮食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在哪里、怎么管,垦造空间、永农储备库、垦造好的耕地在哪里、怎么管,重点做好五年规划。分解落实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明确耕地恢复年度计划,进一步促进耕地保护空间的“三区合一”,保障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2.做实生态空间规划,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坚持保护为主、自然恢复为主,加强水源保护地、风景名胜区、湿地等自然保护地核心区的规划管控和保护,探索一般生态空间合理开发利用,不搞大开发,保持自然、野趣的绿色空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郊野公园。

3.做精生活空间规划,提升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一是编好专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要刚性落地,重大线型基础设施规划要精准落地,各种公共服务专项规划要统筹落地。二是编好详规。以乡镇(街道)或以功能为单元,调整市区控规单元。“三区三线”影响不大的地方,率先进行控规编制。今明两年,实现城镇开发边界集建区内控规全覆盖。三是编好村庄规划。做好村庄趋势分析,搞好与全域整治乡村振兴结合,体现地域和文化特色。

4.理顺规划事权,规范规划程序。要强化政府主导,产业类项目严格执行项目跟着规划走,公共类项目实现规划推着项目走;要强化部门主体,克服部门化、业务化、技术化倾向。规划由谁提出编、编什么、谁来编、怎么编、谁来审批、谁来实施、谁来评估,都要有明确规定。

(四)立足节约集约,更高水平做好要素保障

1.做实存量盘活文章。界定好三块地的概念,盘清三块地的位置,定出消化三块地的年度计划,交出消化存量三块地的明白账,全年盘活存量土地不少于12.5万亩。

2.提升统筹做地能力。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征地拆迁与做地收储。根据详规底图,落实项目跟着规划走。征收方案把征用工作做精细,收储工作把做地、收储、供地三个计划做精准。

3.提升土地承载能力。在守住安全底线、处理好与历史风貌景观管控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扩容提密、功能复合、立体开发等供地方式,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强化政策激励,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4.突出保障重点。一是保障重点区域。资源要素向发展质量高、发展动能强、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倾斜,优先落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重点地区的空间及要素保障。二是保障产业用地。守牢工业用地300平方公里总量控制线,加大工业标准厂房和工业综合体建设力度,全年工业用地出让不少于10000亩。三是保障民生用地。租赁住房供地与商品房供地同等条件、同步安排、同时供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项目要加快保障落地。四是保障基础设施用地。对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项目,要在空间上优先预留,在指标上优先配置,在供地时优先安排。

(五)以更硬的举措保护好耕地等自然资源

1.关口前移,做到“两个在前”。运用“技防”+“人防”,实现“两前三抓”,即发现在前、告知在前,抓早抓小抓了。全面推行“田长制”,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田长责任体系,切实履行好职责。应用卫星高分遥感影像、铁塔高位视频等技术,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整改、第一时间核销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2.坚持标准,确保“两个平衡”。改进和规范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全年垦造耕地(含旱改水)15000亩以上,完成农村建设用地复垦2000亩以上,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提升补充耕地质量;完成“百千万”永农集中连片整治任务不少于7.5万亩,项目不少于50个。按要求编制耕地“进出平衡”年度方案,防止耕地流向其他农用地,有序稳妥恢复耕地。

3.强化督察,加快问题清零。全面梳理历年督察“挂账”问题、省市挖湖造景重点整改问题、中央环保督察涉及的耕保整改等各方面问题,落实责任主体,持续跟踪督导,确保问题全部销号清零。

(六)积极创新助力共同富裕

1.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3+X”2.0工程。开展全市全域土地整治资源调查,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全年实施项目10个以上。探索实施乡村一二三产融合、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盘活农村存量用地、留用地管理、集体土地入市等支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创新融资、建设、运行、管理模式,助推村集体增富、村民增收。

2.构建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市级统筹调配互补机制。调整完善市级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和补偿范围,补偿资金向种植粮食的耕地和耕保绩效显著的地区倾斜,让种粮者不吃亏、得实惠。建立耕地要素保障市级统筹调配机制,补充耕地指标优先从市域内以更优的价格进行调剂,促进东西互补、城乡协调、携手共富。

3.支持保障产业共兴。支持淳安“产业飞地”建设,优化产业飞地选址,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预留好“产业飞地”发展空间。研究支持“产业飞地”的土地要素保障机制,统筹考虑永农代保、空间规模、占补平衡等方面的规划实施保障政策。

(七)积极做好信访工作

1.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省、市委和省厅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助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2.保障社会稳定。落实主官办信,局级领导参与接访,各级“一把手”切实履行信访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既要管业务,又要管信访。根据国家、省、市联席会议交办,加快信访积案清零。

3.开展源头治理。完善信访办理“首办责任制”、“两见面一到场”等制度,加大对群众不满意件、重复件的督导,提高办理质量。加强对突出领域的问题分析,规范工作流程,主动服务群众,推动源头减量。配足配强信访干部,培育一支高素质信访干部队伍。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