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为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改革工作,推动“空间智治”数字化改革取得实战实效,6月9日下午,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举办第二轮“空间智治”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大比武。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所有局领导、处室单位负责人以及各分局、县市局负责人参加。
本次比武是继4月初首轮比武后的第二轮比武,重点聚焦应用场景使用成效,力争解决群众企业办事中的痛点、政府治理中的难点,共有工业“三块地”动态监管、多规合一、不动产智登、地灾避险、耕地智保“天巡地查”等11个应用场景参加,涵盖规划编制、征收安置、土地储备、行政审批、不动产登记、土地利用、耕地保护、地质安全等规划和自然资源核心业务。各应用场景比武单位负责人上台,分别汇报演示了场景建设和应用成效。
不动产智登场景为优化群众不动产登记办事体验,从扩容、增量、扩展三方面开展建设。“交房云交证”业务从主城区推广至余杭、临平,覆盖面升至70%。办件量进一步增多,掌上办比例达70%以上,云办件占比73.5%,现场办证群众减少约2/3。行政效率显著提升。同时拓展二手房网办业务,完成了二手房转移登记模块开发测试。
耕地智保“天巡地查”场景以第一时间发现违法占用耕地为切口,构建了“人防+技防”的耕保监督体系。在全市上线浙政钉App田长巡查模块,村级田长和巡查员已使用开展常态化巡查。通过铁塔探头视联监控,全市2860个铁塔视频探头已100%安装完成,在违法占耕高风险区优先将探头接入场景平台,并绘制电子围栏、陆续投入使用,耕地保护成效初步显示。开发市级卫片应用模块,在全市域在线派发和开展核查。
“一码”协同审批场景以工业用地为突破口,实现“三零”发证服务扩面,对2019年出让的260宗项目进行补码,带码数提高38%,实现总计945宗工业用地100%赋码、带码运行。同时挖掘审批提速空间,试点取消合同履约情况材料,需企业提供的材料由5项减至4项,为企业节省15-20天时间。
与会人员从贯通到位、实战性强、实效性好等三个维度,对11个场景开展综合评价。
最后,陈祥荣局长宣布比武结果,不动产智登、耕地智保“天巡地查”、“一码”协同审批三个场景分别位列前三名。陈祥荣局长充分肯定了这两个月以来的工作,相较首轮比武有了显著进步,各处室思想行动上已经进入状态,重点应用场景初步实现了上下贯通,应用成效得到显著提升。但是,仍有几点问题要注意,一是要防止偏离初心,要紧扣“守底线、提效率、减负担、降风险”的目标。二是要防止加快分化,名次靠后的场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奋起直追。三是要积极联动其他部门,不能将改革局限在处室条线业务内。
陈祥荣局长就下一步数字化改革工作进行了部署,他强调,要通过“三个倒逼”推进数字化改革,即以比武倒逼数字化改革、以应用倒逼数字化改革、以考核倒逼数字化改革。具体来说,一是改进比武方式,将比武从开发端转向应用端,通过区县市应用来检验场景实效;二是突出重点、深化攻坚,解决好底图贯通应用等共性问题和各项目的个性问题,梳理形成改革攻坚清单并重点突破;三是坚持结果导向,以实效作为检验改革的根本标准,用数据来说话;四是对牢省厅跑道,彰显杭州特色亮点,提高杭州数字化改革在全省的领跑示范作用。
(监测处、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