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测合一 打造测绘服务新高地|杭州『多测合一』改革纪略

信息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2-08-02 18:05 浏览次数:326


从统一标准规范,到提供数字化成果,再到建立工程建设项目测绘中介机构名录库,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涉审测绘领域“多测合一”(即“综合测绘”)改革,持续优化测绘市场环境,提升测绘服务效率,为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规划外业数据现场采集计算


“一次委托、成果共享。”2021年3月,杭州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测绘入选国务院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15项创新举措。如今,与改革前相比,杭州市区范围内开展“多测合一”项目测绘合同费用平均降低约24.6%,工期缩短约22.3%,以技术引领的综合测绘良好市场环境初步形成。

统一标准规范,按下改革启动键

为整合测绘业务,实现多测合并,杭州市针对综合测绘工作目标和实施范围、统一测绘技术标准和规则下足了功夫。

2016年起,杭州市开始探索在工程建设项目涉审测绘领域推行“多测合一”,即在实际操作中委托一家具备相应测绘资质的中介机构承担行政审批、审批后监管,以及登记发证所需的各项测绘服务。

“自机构改革后,土地、规划、房产等‘多测合一’工作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入到深化落实阶段。”杭州市局监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结合实际逐步制定完善了综合测绘领域技术标准,建立了综合测绘单位名录库。

为了规范综合测绘中介机构,杭州市的测绘资质单位,可以通过杭州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网,申报综合测绘中介服务事项。凡是符合综合测绘准入标准的,均可进入杭州市综合测绘单位名录库。

“通过全面梳理综合测绘中介名录库、起草名录库管理办法、建立中介机构准入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我们希望能对名录库实行分级动态管理。”杭州市局监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6月,杭州市综合测绘名录库共有测绘单位172家,其中甲级单位16家、乙级单位156家。

2020年,杭州市局制定出台了《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综合测绘技术规定》和《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综合测绘成果示例样本》,涵盖了工程建设项目从前期土地勘测定界到定位测量、±0.00检测测量、竣工规划核实测量乃至后期的不动产权籍调查的全过程。《杭州市综合测绘数据库标准》则细化了杭州市综合测绘技术要求及成果形式。

“通过对200余家测绘单位进行技术培训,在杭测绘单位对综合测绘地方规范、技术要求、成果形式、数据标准等有了全面了解。”上述负责人表示,统一全市综合测绘的技术要求,保证其成果、成图质量,有助于综合测绘更好地服务于市域范围内工程建筑项目行政审批、批后监管、登记发证等业务工作。

建好一个系统,让“数字跑”代替“企业跑”

改革如何实现测绘成果共享、测绘成本降低、工程建设效率提高?

面对庞大的测绘成果数据,数字化手段成为杭州的破题之器。

从2020年9月11日起,杭州市综合测绘管理系统正式在主城区范围内开展土地勘测定界业务的系统运行工作,该系统运用数字化手段,建立综合测绘数据库,实现“云上下载、网上报送、系统辅助质检、成果入库、实施共享、动态评价”六大功能。

综合测绘管理系统的开发、运行,打破了数据壁垒,为推行“多测合一”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建设单位,我们和测绘单位可以在线办理注册登记、委托测绘、测绘合同备案、数据下载和成果上传等云上业务,真正享受到了改革红利。”谈及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实行“多测合一”改革创新举措,杭州之江银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李宜颇为感慨。

据了解,该系统平稳运行一年半时间,共接受测绘单位合同备案704个项目,其中124个项目已办理完结。

同时,通过服务接口形式,综合测绘管理系统会同步将审核通过的测绘成果实时推送到杭州市“一地一码”协同服务平台,为项目审批和登记发证提供测绘数据精准服务。

“自从土地、规划资源、房产事项实行综合测绘后,我们的项目从开工前到登记发证,只需要‘打包’委托给一家测绘单位,实现了项目全流程管理。”李宜介绍。

“项目开工前的审批时间缩短了超过20%,每年费用还能节省近30%,一年至少能省下100多万元测绘成本。”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宋先生也为“多测合一”改革点赞。

提供服务的测绘单位,同样对改革带来的新变化表示欢迎。“过去在测绘开始前,我们至少要跑三个部门去下载权属、底图等基础数据,现在通过平台可以随时下载。”更让联合数维(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欣喜的是,报告形成后,可直接上传平台,有问题还能直接和相关单位线上沟通,整个过程一次也不用跑。

王先生介绍说,公司在“多测合一”实施前,只承接土地前期测绘项目,改革以来,业务范围更宽了,“规划放样、竣工测绘、不动产测绘项目都在做了”。

除了建设单位和测绘单位与改革息息相关,“多测合一”这项综合性改革还涉及多个部门。为了解决部门协调的难点,综合测绘管理系统通过数据服务接口,依托杭州“城市大脑”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实现了部门间的成果共享,为规划资源部门的行政审批及规划土地核实验收、建设部门的施工验收、人防部门的人防设施验收、园林文物部门的绿化验收、消防部门的消防验收等业务开展提供了测绘成果利用支撑,也为部门间的成果互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系统性地重塑了综合测绘业务流程,为推动机关效能提升,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廉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底座”。

多管齐下,护航事中事后监管

“测”的过程完成了,还需强化测绘成果质量监管。对此,杭州市进行了多种探索。

在制度层面,杭州市局制定综合测绘成果检查验收规定与质量评定标准,实行量化打分制度,打分结果作为信用考核的依据之一。

首先,在平台内,综合测绘管理系统设置统一入口,实现多层应用,杭州市明确了承担综合测绘的项目须统一通过综合测绘系统完成合同备案、基础资料下载、成果上传等工作,不在系统之外另设渠道,有效避免了综合测绘项目多头管理的弊端。

其次,该系统拥有“在线质检”和结果反馈功能,利用系统提供的辅助质检功能,可以实现成果在线质检,并直接反馈测绘单位,实现测绘单位与管理部门“零接触”“零见面”。

同时,综合测绘管理系统对测绘单位的测绘成果质量和信用开展动态评价和网上发布,最大程度确保综合测绘公正、规范、透明;并对名录库中的中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执行信用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对应监管监察结果确定奖惩机制。

“为了加强对综合测绘成果的事中及事后监管,近期,我们组织开展了测绘行业双随机检查,对综合测绘项目的检查比例达30%。”杭州市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还委托了质检部门及测绘地理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对综合测绘项目进行抽检。

杭州蔡马股份经济合作社的项目负责人莫金海表示,他负责的商业中心项目因“多测合一”的助力,完成登记发证的时间比预期提前了1周,“商铺可以提早出租,我们也尽早实现了收益。”

去年,国务院在杭州等地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面向未来,新的改革措施将持续落地,杭州也将根据加快分阶段整合相关测绘测量事项的工作要求,与整合竣工阶段规划及土地验收工作相结合,加快步伐,加大对测绘服务机构测绘能力的培扶力度,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对杭州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杭州市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企业的所思所盼,杭州将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涉审测绘领域“多测合一”改革,在从严保障诚信测绘、有序竞争的基础上,持续优化综合测绘体验,以“多测合一”力促“多赢”局面。


(中国自然资源报)

打印 关闭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