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市局动态

数治“浙”里空间丨杭州不动产登记加快数字化转型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信息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2-09-07 17:26 浏览次数:

2021年,杭州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6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营商环境迎来了新一轮的探索升级。其中,推动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正是杭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年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让改革与企业、群众贴得更近。

极简至优  让“数据跑”代替“企业跑”

“原以为上百套资产线下抵押登记肯定需要很长时间,没想到最后竟然1天就办完了。”近日,某资产管理公司经办人李女士对杭州不动产登记的高效服务称赞不已。

原来,其所在的公司亟需将上百套房产办理抵押融资,过去像这样大批量的业务办理起来手续繁琐,往往需要十天半个月。不过,现在得益于杭州首创的全数字化办理模式,数据交互核验取代了人工资料审核,办事效率大大提升。企业通过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财产登记平台”,在办公室内即可获取不动产登记信息,真正做到了扫描上传“一张纸”、全程界面“零切换”。


不仅如此,杭州还一直在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企业专窗”,实现“一人受理、一窗进件、一套资料、同窗出证”,取消企业间存量非住宅交易网签环节,交易双方可持自行签订的买卖合同办理财产转移登记。

在企业间房地产交易环节中,不动产登记的服务效率也在不断提高。按照系统数据“当场核税、即时缴税”,目前已实现“高频简易事项1小时办结、低频复杂事项8小时办结”。

智治应用  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今年年初,杭州首创商品房交付“云登记”,业主们收好新房后,不用跑办证窗口,只需在APP上一键申请、扫脸确认,便能在线上完成缴税、办证申请。截至8月底,商品房交付“交房即交证3.0”移动端模块已为群众办证2.28万多笔,惠及580余个新交付商品房小区,云端办证同期占比超过80%。



这只是不动产智治场景之一。为实现不动产智治应用贯通,杭州早已完成了省不动产智治链的权属查询、治理端主体框架搭建,将房地产抵押登记、商品房预告及抵押网办业务、预告转现登记业务、二手房转移登记等4项高频登记事项接入平台应用。 

与此同时,电子证照也正被大力推广应用中。仅2022年上半年,杭州市新生成不动产电子证照达38.07万本,相关部门调用共享登记数据达1369.65万次。同时,联合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信息共享便利群众办事的通知》, 拓展了电子证照在入学的场景应用,协助教育部门简化入学报名办理材料。自2022年6月起,家长在给“小伢儿”报名时,可线上使用不动产电子证照进行学区核验,无需再提供纸质不动产权证书。

同城同规  实现数字化改革全覆盖

“以前人在余杭,办一次主城业务,来回就要两三个小时,现在不一样了,我在家门口就能办。”刚在余杭办好一处主城房产抵押权首次登记业务的朱先生感慨道。说起来,这一切还得益于杭州不动产登记“市域一体化”通办的优质举措。

据悉,早在2022年2月,余杭、临平两区便率先将登记数据库整合、一体化运行,整合登记数据达3.4亿条,为不动产登记市域一体化夯实了数据基础。此外,两区还完成了《杭州市不动产登记作业指导书》《杭州市不动产全程网办业务作业操作细则》等,明确统一业务标准、操作细则,为同城同标奠定基础。 

目前,抵押登记“全程网办”已实现全市域同标准覆盖。今年6月后,临平、余杭正式加入通办范围,包括商品房住房“跨区互换”在内的首批线上5项、线下8项事项均可就近申请、跨域通办。

“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未来将坚决扛起‘重要窗口’使命担当,在不动产登记数字化改革上更加便企利民。”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继续深化数字化改革,实现同城同规全市一体化,抢抓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机遇,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登记品牌,让不动产登记成为创业安居、营商环境的“金名片”!


(浙江自然资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