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萧山区以拆改结合、有机更新的方式,打造标志性园区、标志性项目、标志性产业链的经验做法被全市推广。该区积极探索违法建筑处置新路径,推动工业用地空间形态由分散零碎向集中连片调整,瓜沥镇群益村智能家装产业社区项目和衙前镇项漾村村级标准厂房项目作为典型案例被列为市“三改一拆”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拆改样板。
科学统筹,合理规划。萧山区针对存量违法建筑存在无合法手续、厂房结构老旧、存在安全隐患、周边环境较差等问题进行深入摸排和整治。出台《萧山区存量工业用地有机更新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在满足土地合法、项目优化的前提下,将全区存量工业用地上的改建、扩建、重建项目及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标准厂房项目,均纳为存量工业用地有机更新项目。通过重建、扩建、翻建多层厂房,提高现有工业用地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并减免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萧山区衙前镇项漾村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建造厂房租赁给企业发展化纤产业,旧厂房原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原有入驻化纤企业18家。然而厂房容积率低下,产业发展空间制约问题突出。通过一体式统筹规划,实施空间重塑,一个新的小微企业示范园区“凤凰涅槃”。该村党委书记项建松算了一笔账:扩容升级后的示范园区,带来的年产值就有3亿元,为村集体每年新增1000万元以上租金收入,不仅可以改善村民福利,也可以用来提升人居环境。借助区关于工业用地资金池资金筹措和使用管理办法,衙前镇还独创了厂房有机更新资金补助政策,从设计费用、集体经济收益损失、建设费用进行补贴,项漾村旧厂房项目由此获得960万元的改造补贴,其中一部分补贴给村民损失的收入。环橙国际科创中心是省级化纤纺织行业转型升级试点,项漾村又将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两者与村级小微企业示范园区形成有机整体,给衙前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强大推动力。
创新开发模式,推动优化升级。萧山区瓜沥镇群益村曾以“中国装饰卫浴村”闻名,2017年卫浴行业大整治,群益村推动旧厂房改造,关停企业60余家,将厂房不合法的企业全部清退,产值低下的企业“全销号”,建立工业园区,将工厂从分散零碎向集中连片整合,打造智能家装产业社区。破立之间求发展,清退的341亩土地,群益村以“租赁自建、出让联建、合作开发”三种模式进行土地集约化开发,全新打造的智能家装产业社区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同时,清退的低效企业也有新的出路。瓜沥镇以打折供地的创新举措安置拆改清退的群益村企业,根据原厂房面积以及容积率按比例分配新产业社区厂房面积,提高厂房容积率,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助力企业有机更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目前,以衙前、瓜沥作为拆改试点,萧山区正在积极探索违法建筑处置新路径,围绕土地审批手续、产业社区设计规划、土地开发模式等方面因地制宜,打出“组合拳”盘活土地,既保证生产安全、又切实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萧山区“三改一拆”办负责人骆君明表示,“通过‘改拆结合’,有效缓解供地不足,以用地零增长实现‘空间换地’,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夯实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形成产城高度融合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