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公布2022年度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其中上城区的《加强土地储备精耕细作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作为创新优秀案例入选。
作为杭州历史最悠久也最具中心经济活力的城区,上城区在空间资源方面具有新老文化互融、湖江景观互通、空间势能互助、优质配套互补等多项核心发展优势,特别是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土地储备的‘引擎’和‘发动机’作用,通过加强土地储备腾挪城区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环境面貌,改善生活居住条件,让居民享受到城市化成果,为上城全面建设独具韵味的国际化现代化共同富裕典范城区提供坚实保障。
旧城改造:区块蝶变 “内外兼修”共享民生福祉
临湖、拥江的望江区块,曾是杭州市中心最大的城中村和棚户区之一。随着旧城改造兴起,经过十多年来的做地,已基本完成征迁清零,正在全面建设阶段。据统计,望江区块累计完成征收项目133个;累计出让土地18宗,土地面积约548亩,出让金额共计约325亿元。这里将成为杭港高端服务业示范区的核心区块,引进杭州首座K11购物艺术中心和首家瑰丽酒店,接踵而来的还有娃哈哈总部大楼、永安国际期货中心总部大楼、始版桥未来社区等。
无独有偶,和望江区块同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还有艮北新城。坐落于杭州城市东扩主轴线的中心区域,艮北新城自2010年城中村改造以来,共涉及7个社区200余家企业,目前已基本实现征迁清零,区块建设开发进度达到75%。在这里,拥有杭城首家PPP模式全民健身体育公园李宁体育公园,构建了周边居民“10分钟高品质健身圈”;艮北农贸市场、社区养老、邻里中心、市一医院艮北院区等一系列配套正在推进中。
一幅“住有所居、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所乐”的共同富裕蓝图景象正在成为现实。“我们将继续通过土地的高效出让,商业地产项目合作、留用地开发建设等各类举措,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为新城腾挪出发展空间,为区块的开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上城区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地下空间:向下探寻 多维开发推进空间重构
城市发展,不只向上建设,也要向下探寻。在钱江新城二期核心地带有一座约33万平方米的超大“地下城”——连堡丰城项目,该项目以地铁9号线的御道站、五堡站、六堡站、七堡老街站为核心,引入TOD开发模式,对沿线及周边用地进行综合开发建设,形成“一轴三廊四核”的地下空间布局,打造隐形城市地下空间基本网络。
上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上城区122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要统筹推进空间重构,在更大视野中提升城区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全域、多要素、立体地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资源,优化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
目前已开发的湖滨商圈地下空间联合体商业氛围浓厚;杨柳郡未来社区作为七堡地铁上盖项目,通过地上地下一体化设计让居住、商业、办公等功能与地铁列车场库、车站融为一体;望江新城的新世界项目通过出让前充分选址论证,明确将多个地块组团(包含道路)的地下空间按一个整体进行开发……
文化保护:保护为先 因地施策活化利用
上城区是南宋皇城遗址所在地、南宋文化发祥地。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时,上城区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在不对生态功能造成破坏的前提下,促进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合理活化利用。
日前,万众期待的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已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广大市民争先打卡的网红之地。这深藏地下数百年的德寿宫地块,是原来的杭州工具厂地块所在地,原计划2005年完成拆迁工作后进行挂牌出让。后经考古,发现该地块为南宋皇城德寿宫遗址,需要进一步开展全面考古勘探和必要发掘。
在上城区,我们同样能读到海塘保护与土地开发利用的相融。钱江新城二期沿江约4公里古、今海塘并行,涉及古海塘的17宗地中,11宗是出让用地。
“古海塘不是简单的独立于城市功能之外的保护,而是通过和沿江景观带、地块建设有机结合等,和城市新区建设景观相融、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上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