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联系人:陈凌
责任人:陈祥荣 联系电话:85254881
考评维度 | 目标名称 | 考核内容及指标 | 完成情况 | |
党建工作考核(含政治素质考核)(30分,且“否优”) | —— | |||
重点攻坚(75分) | 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15分)、亚运筹办(20分)、全面深化改革(10分)、美丽杭州建设(10分)、民生实事项目(10分)、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10分) | —— | ||
日常履职(20分) | 平安创建(10分) | —— | ||
职能指标 | 工业用地出让 | 新出让工业用地面积10000亩;可建标准厂房建筑面积100万方。 | 新出让工业用地面积12846亩; 可建标准厂房建筑面积416万方。 | |
存量“三块地”盘活 | 全市存量“三块地”盘活面积125000亩。 | 全市存量“三块地”盘活面积164944.55亩。 | ||
职能目标 | 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 | 1.编制完成大走廊国土空间规划(送审稿); 2.探索和创新新时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完成西站新城、未来科技城、南湖单元等大走廊范围内13个控规单元修编(送审稿)及1个规划整合成果; 3.将城市设计贯穿于控规编制全过程,同步编制单元层面概念性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 1.12月,我局已指导城西科创管委会编制完成《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报审稿)。 2.已完成13个控规单元修编(送审稿)及1个规划整合成果。其中,11月完成了西站新城,未来科技城,南湖单元送审成果,并组织专家部门审查。12月完成其余10个单元送审成果,并形成详规指引与详规成果整合成果。 3.将城市设计贯穿于控规编制全过程:(1)城市设计与详规编制协同推进。编制中各单元按照城市设计与详规一体化编制思路,各单元均开展了单元层面概念城市设计,同时还针对西站-未来科技文化中心中轴等重点区域开展了详细城市设计。(2)上位规划与详细规划相互传导。大走廊区域系列详规的编制一是强化了市级统筹和上位规划传导,严格要求各单元控规方案符合“三区三线”底线约束要求,落实市级以上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二是各单元控规以自身问题为导向,深化完善创新机构和用地,新增产业用地布局,解决断头路打通问题,优化道路系统,提高公共服务能级和均等化水平,落实市政基础设施保障市政容量安全,提升大走廊地区人才吸引力。 | |
1.单列下达大走廊核心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2.做好大走廊范围内235国道老余杭至五常段、西站枢纽站西综合配套及疏解通道等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工作。 | 1.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创新策源地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城西科创大走廊土地要素保障工作,通过市级统筹方式,对科创大走廊核心区内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实施单列,合计指标2300亩,专项用于科创大走廊核心区民生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及重大产业项目等。 2.抓住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的政策“窗口期”,成立由局主要领导领衔的工作专班,采取上门走访、推进会议、专题会商、集中办公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做好用地主体审批服务指导工作,落实专人在自然资源部进行项目“盯报”“催批”,完成235国道老余杭至五常段、西站枢纽站西综合配套及疏解通道等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工作。 | |||
★专项规划编制 | 1.开门纳谏,回应民生关切,加强慢行特征分析研究,编制主城区慢行品质提升实施行动规划,加密路网,分流主干道交通。 2.会同市交警局梳理重点道路堵点、卡点,会同市建委确定行动规划方案,打通新风路、临半路、文一西路等关键点位,提高道路交通规划建设水平。 | 落实市委关于城市交通系统化治理工作的部署及要求,分解落实干线通道扩容研究等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全力推进交通系统化治理工作: 1.《杭州市主城区密路网和慢行品质提升近期建设规划》已完成对西湖区翠苑街道、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市建委等地的走访调研,明确“因地制宜,疏密有致”的路网发展目标,具体内容由快速路堵点治理(如:秋石高架等)、社区支路改善(如:火车东站西片区等)、商旅聚集区地上地下一体化交通组织及慢行提升(如:城市之星、钱江新城二期、西湖景区等)、公园休闲路径串联强化(如:上塘河、城北体育公园等)、重要地铁站点周边品质提升五方面组成,目前已完成项目中间成果。 2.已完成《杭州市主城区密路网、慢行系统提升五年建设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尽快实施打通新风路-潮王路通道、提升改造临半路、文一西路西延等建议,相关项目建委已纳入近期城建建设计划。 | ||
城市交通治理 | 1.规划试点2个以公共交通出行为主体的复合化功能的公交社区。2.城市重大建设项目落实交通影响评价制度。3.挖掘轨道交通场站上盖及周边空间资源,推进一二三期轨道交通15个站点与周边用地的融合。 | 1. 完成规划试点2个以公共交通出行为主体的复合化功能的公交社区:(1)杭州市上城区牛田单元B1/B2-01等地块选址论证暨控规局调,于2022年1月19日获市政府批复(杭府控规调整〔2022〕5 号),该规划保障了地铁线网运行,助力市民出行首选公共交通。(2)西湖之江未来社区项目的规划中充分保障了城市轨道交通用地,让轨道交通成为市民出行首选,该项目已于2022年7月13日获市政府批复(杭府控规调整〔2022〕28 号)。 2. 严格落实城市重大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西湖之江未来社区和杭州市凤凰谷单元XH1905-A35-21(杭府控规调整〔2022〕27号)等项目的规划,充分分析项目对周边主要道路和交叉口交通量产生的影响,确保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 已拟制完成杭州市地铁TOD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梳理2022-2024年适合与轨道交通同步建设的地块清单,结合区位、功能短板等因素,综合提出地块规划用途建议,增加“一老一小”、保障性住房等建设建议。相关材料已于9月上报。 | ||
常态化疫情防控 | 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要求。 | 按照目标进度要求完成。 | ||
创新创优(10分) | 国内影响(5分)、省内排名(5分) | —— | ||
满意度评价(40分) | 市县评议(10分)、社会评价(30分) | —— |
注:打“★”的目标涉及社会评价意见重点整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