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海武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科学处置低效用地,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56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杭州市实施开展了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专项行动,实施制造业低效整治、创新强工、招大引强、质量提升四大攻坚行动,加快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奠定坚实基础。围绕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利用方面,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1、夯实工业用地数据基础。一是组织开展工业用地调查。为全面摸清杭州市工业用地底数以及经营情况,2022年我局会同市经信局组织开展了全市工业用地现状和地企对应两项调查,并建立了全市工业用地数据库。二是打通部门数据通道。以工业用地上承载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关键信息,从市税务部门获取工业用地亩均税收数据,作为工业用地亩均效益评价的依据。三是明确重点盘活对象。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的工业用地纳入存量“三块地”降存控新专项行动,督促属地政府加快处置。同时,参照《关于印发<2021年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的通知》(省亩均办〔2021〕3号)的有关要求,将滨江区、钱塘区亩均税收低于8万元/亩,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富阳区、临安区、建德市和桐庐县县亩均税收低于5万元/亩,淳安县亩均税收低于3万元/亩的工业用地纳入重点盘活对象。
2、加大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力度。一是加强政策支持。2022年以来,杭州市陆续出台了《关于强化用地保障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22〕74号)、《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杭政〔2023〕5号)、《关于强化创新优化服务全力做好项目实施规划资源要素保障的通知》(杭规划资源发〔2023〕9号)等文件,支持各地结合低效工业用地现状,统筹采取自主提升、政府收回、国资改造、政企合作、企企合作等方式,分类施策,推动低效工业用地提密扩容、消低增效;支持园区外零星低效工业用地按规划转变用途,并落实占补平衡。二是强化资金保障。2021年,市政府印发《关于印发杭州市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杭政函〔2021〕92号),明确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前提下,提取土地出让收入[含市级、区县(市)级]的1%以上组建“腾笼换鸟”专项资金,用于盘活工业用地、企业整治提升、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产业园区配套设施等。2022年,市里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将该项政策延续到2027年。去年,市本级“腾笼换鸟”专项资金累计支出15.3亿元,专项支持低效工业连片开发等项目。三是加大盘活力度。在全市工业用地调查基础上,结合各地工业用地利用现状及产出效益,分解下达低效工业用地整治任务,积极推动属地政府通过政府收回新供一批、有机更新提容一批、优化布局置换一批、二级市场流转一批,加快整治盘活力度,2022年全市累计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3285亩。
3、优用工业用地增量空间。一是优用新增指标。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踪项目走”的原则,统筹保障重大产业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对列入国家、省级规划的重大产业项目,做到应保尽保。充分发挥新增用地指标杠杆效应,通过优用增量空间带动盘活存量,实现存量用地的再开发。二是完善供地标准。全面实行工业用地100%“标准地”出让,实施区域容积率差别化管理。2022年新出让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达到2.62,“标准地”协议平均投资强度达到942万元/亩。推行分阶段权证管理,实施土地赋权与承诺兑现挂钩,促进企业加快“开竣达”。三是强化产业用地履约监管。会同市发改委修改完善《杭州市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工作指引》,优化产业项目行业门类、投资、产出、税收等要求,同时加强产业用地全过程监督管理,明确各区、县(市)政府的主体责任,分指标落实市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逐步构建行之有效的协同监管体系。
正如您在提案中提及的当前我市在低效工业用地盘活方面还存在:低效标准尚未明确、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全过程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此,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省、市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的有关要求,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制定低效工业用地标准。我局将积极配合市经信局,在2022年工业用地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工业用地经营状况。同时,结合杭州产业发展实际,探索分区域、多维度的低效工业用地评价标准。
2.专项推动低效工业用地盘活。我局正牵头研究制定工业用地空间保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各地工业用地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及零星工业用地“飞地入园”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建立低效盘活工作推进机制,推动低效工业用地有效盘活。
3.强化工业项目全过程监管。进一步加强对已供应工业用地开竣工等情况的跟踪调查,会同经信部门完善运用我市工业用地调查成果,摸清我市工业用地底数及利用效益。目前,发改部门已牵头建立杭州市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体系,加强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建设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看板,把项目盯引、签约、落地、开工、竣工、达产工作闭环纳入数字看板管理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可有效提升对企业的履约监管。我局将积极配合市发改、经信等相关部门,提供全市工业用地的出让、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和不动产办理等数据,积极落实工业用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确保工业姓工。
提案中提到的“经信部门的高耗低效处置工作和规资部门的低效用地处置工作存在工作对象和下达任务交叉重复现象,给基层工作造成很大困扰”问题,我局将主动对接市经信部门,强化市级部门协同,明确工作口径,加大指导力度,助力基层加快推进低效工业用地盘活。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和监督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及时指出不足,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以利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3年5月30日
(联系人:陈礼金,联系电话:85254790,传真:88227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