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公告公示>公示>建议提案
索 引 号 002489647/2023-78603 公开分类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成文日期 2023-10-31
文  号 主题分类 其他
有效性

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473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信息来源: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3-06-30 14:56 浏览次数:

中国民主促进会杭州市委员会:

贵委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轨道+步行”出行环境,打通地铁“最后一公里”的建议》(473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随着杭州地铁三期基本建设完成,地铁已成网运行并发挥城市公共交通骨干功能,据2019年《杭州慢行交通系统专项规划》统计,已开通的轨道站点中,慢行交通的接驳比例已达50%-70%。高品质的慢行接驳网络,对地铁站点辐射范围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杭州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推进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对轨道交通接驳设施的配套建设非常重视。目前杭州市城市规划、地铁建设、交通运输管理和站点属地政府等各部门已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针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交和慢行接驳网络的完善,在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开通前、正式运营等各个阶段都有所考虑。在该工作机制的指引下,各部门根据职能有序推进落实,先后建成了一批慢行接驳设施,如自行车停车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慢行过河桥梁等,为轨道交通慢行接驳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在推进轨道交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也确实存在着地铁站点周边慢行接驳系统不够完善的问题,正如贵委提到的慢行接驳效率低、环境差、空间缺等。根据我局在编相关规划测算,2022年底已开通运营的轨道站点800米范围内现状道路网密度约为5.9km/km2,距离8 km/km2的合理路网密度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实际困难,我局在编制《杭州市轨道交通近期沿线用地控制规划》时,已将该问题作为重点问题进行研究,规划完善轨道四期站点周边的综合交通衔接体系,结合站点的综合开发等级、预测客流、周边用地类型、开发规模等,预控各类接驳设施用地,做好轨道交通与其它公共交通、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等交通方式的衔接,并重点管控轨道站点周边路网密度不低于8 km/km2,落实到单元详细规划深度予以传导。

二、意见采纳情况

1、关于突出规划引领,尽快开展新一轮城市慢行系统规划的编制。我局正在组织编制《杭州市主城区密路网和慢行品质提升近期建设规划》,按照“小街区、密路网”发展理念,对标世界一流城市,并结合杭州实际情况,分区分类做好密路网和慢行空间建设规划。其中地铁站点周边是本次规划的重点,规划将系统评估当前地铁站点周边面临的“慢行往来不便、慢行空间不足,慢行环境不佳”等现状问题,以地铁站为核心,打通地铁站点周边支路、巷道,促成细密的城市肌理,提高慢行交通可达性,达到便生活、保安全的目的,促进居民出行方式的转型发展。该规划已完成中间审查,计划于年底前完成报批成果稿。

2、关于立足地铁站点、居住生活区等市民出行场景,改善市民出行体验。面向城市人口结构老龄化等人口发展特征,我局相继开展了相关规划,强化一老一小慢行出行环境的保障。2020年我局组织编制《杭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对城市道路、交通枢纽等提出了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并将慢行设施、无障碍规划建设要求纳入到相关专项规划和单元详规。在重视老年人慢行无障碍出行环境保障的同时,2022年我局组织编制《杭州市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研究》,提出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打造全龄友好社区,围绕老人、婴幼儿日常生活轨迹,补足现状服务、游憩、交通等三类空间体系中设施供给短板。我局组织编制的《杭州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利用专项规划》于2022年获市政府批复,该规划面向日常通勤出行场景提出“聚焦地铁+,加强轨道可达,构筑方便立体的接驳通廊”的发展策略,以轨道交通TOD为导向,拟针对部分有条件的地块规划为地铁上盖TOD项目,系统解决站点周边的交通接驳问题;不具备条件的零星地块,根据规划编制要求尽可能布置绿化用地和停车场设施,并同步落实相关的慢行系统专项规划要求。下阶段拟建议地铁集团在建设站点时,在其征地拆迁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建设非机动车停车场地,解决地铁出行群众停车难问题。

3、关于做好宣传引导,倡导绿色出行。我局将结合相关规划的编制,在规划公示和意见征求阶段,通过媒体宣传、舆论引导和活动组织,加强绿色出行理念的宣传。同时我局将加强与市建委等部门的对接,围绕地铁站点周边慢行品质的提升,提出“通道延伸、节点打通、风雨连廊、秩序改善”等实施方案,形成近期建设计划,改善慢行接驳环境。

最后,衷心感谢贵委对我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和监督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及时指出不足,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以利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3年5月4日


(联系人:顾倩,联系电话:85254572,传真:8525480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