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省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22年度土地综合整治省级精品工程名单,桐庐县合村乡后溪村等3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榜上有名,以山乡特色打造土地综合整治样板。
据悉,合村乡后溪村等3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项目位于合村乡东南部,包含后溪村、合村村、岭源村等三个行政村,面积共计66.75平方公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个,面积170.1511亩;实施建设用地复垦项目1个,项目区总面积 1.4397 公顷;项目存量再利用项目13个,面积4.1305公顷。
“腾笼换鸟”让闲置用地“活”起来
“项目区现有建设用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02%,可拓展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能盘则盘、应保尽保’原则,通过‘闲置转型升级+盘活批而未供+优化腾挪宅基地’等一系列组合拳保障项目落地。”桐庐县规划资源局自然资源保护科科长周鑫表示。
以高凉亭村为例,村庄面积三万六千多亩,其中山地占60%,耕地只有六七十亩,人均一分地。导致人员外流,村里留下大量闲置房屋。借助土地整治契机,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村里把村委大楼闲置房间出租给桐庐溪舍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用于开发民宿客房并鼓励村民运用闲置农房开展民宿产业。让闲置用地“活”起来的还有合村村的瑶山谷外民宿、特色民宿展示基地,存量盘活再利用面积6.27亩、12.2595亩,在提高地方住宿接待能力的同时盘活闲置资源,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因地制宜”让零散耕地“连”起来
“项目区耕地资源极其有限,我们按照因地制宜、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的要求,建设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周鑫表示,通过农业布局和整治,集中流转1122亩农业土地资源,实现经营的规模化,同时也是农业土地资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
此外,项目区土地整治项目注重土地整治从补充耕地型向景观生态型转变,以合干畈市级美丽农业示范项目为例,项目建设规模500余亩,结合高标准农田和粮食功能区建设,采用五种彩稻构建主题卡通动漫图案,并建设七彩骑行道2000余米,营造“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新田园。
“景观整合”让村庄面貌“靓”起来
项目区积极推进麻溪绿道、美丽河湖建设、A级景区乡村振兴精品村、小城镇综合整治等工程,依托现有的村庄资源,全面展示村庄的整体风貌。通过外立面改造工程、道路工程、景观工程等,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做到“水清、花香、村美”,历史文化价值得以体现,村庄建筑风貌和谐统一,凸显村庄软环境优势,努力打造“农文旅融合样板、乡村振兴示范”。
“合村乡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要求,坚持‘小而精、精而美、美而富’理念,紧紧围绕‘不以规模拼大小,而以精致论高低’的工作路径创新土地制度供给和要素保障,构建农田相对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集约的空间新格局,全面优化了该村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布局。”县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田连片与村庄集聚的土地保护新格局形成,生态宜居与集约高效的农村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形成,有效提高了村集体收入。
桐庐县将以此为契机,因地制宜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空间形态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把绿色发展融入强村富民进程中,力争将乡村土地变成村民的“聚宝盆”,以乡村美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探索乡村富丽、村民富裕的共富之路。为桐庐绿水青山谱写新篇章,为共同富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