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复。《规划》是对杭州市国土空间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规划》的获批,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除杭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的官方解读之外,《规划》中还有哪些看点、亮点?
即日起,杭报开设《奋进2035·总规大家谈》栏目,邀请行业大咖、专家学者进行系列访谈,为大家详细解读总体规划,更清晰地了解杭州未来的发展蓝图。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理事长 顾浩
访谈首位专家,我们邀请到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理事长顾浩。
点击播放视频
杭州日报:杭州的空间总体规划在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后,引发了市民公众热烈反响。在您看来,作为全市首部国土空间规划,本次《规划》主要有哪些特点?
顾浩:杭州本次《规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多规合一”改革的决策部署,编制了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首次实现了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定位、城乡规划布局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刚性管控政策的有机融合,改变了以往规划类型多、布局矛盾交叉、实施监督难的问题,实现了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
其次是为杭州未来的发展谋划了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不仅谋划了“一主六辅三城”的城镇发展空间,也规划了“三江两脉八带”的生态保护格局,为杭州的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奠定了空间基础。
第三是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规划的布局中,把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构建城乡生活圈作为重要内容,特别注重跟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教育、医疗、养老、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科学布局,同时配套了刚性管控政策,为规划实施和营造高品质的生活奠定了基础。
同时,《规划》还有很多创新亮点:一是《规划》为杭州未来的创新发展谋定了空间载体。以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高新区等区域为核心,构建高效率的创新圈,为培育新动能、新业态、新质生产力等提供了空间保障,辐射带动整个城市的转型与创新发展;
二是《规划》为杭州未来现代化制造业提供了空间平台。以钱塘新区、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区域为载体,谋划提升城东智造大走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未来先进制造业提供很好的发展平台;
三是《规划》为杭州构建了现代化交通网络,支撑超大城市的运行。完善了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系统,构建了“三环八横五纵十三射多连”的立体化高快速路网,围绕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重大交通枢纽提质扩容。
总体而言,《规划》为杭州摸清了空间发展的底数,划定了空间保护的底线,引领杭州进一步做靓生态文明的底色、优化产业发展的底盘、增强历史文化的底蕴,并以高水平保护为前提、以高品质生活为导向、以高效能治理为手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空间保障。
杭州日报:《规划》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您觉得这对杭州未来发展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顾浩:国务院批复明确的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是国家赋予一座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职能和要求。对杭州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作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要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杭州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文旅休闲等方面的特色优势,提升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遗产保护,作为规划非常重要的前提。同时,无论是城市的风貌品质提升还是功能完善,都需要把历史文化底蕴作为重要的内在能力来培育;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杭州需要在现有交通枢纽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容提质来适应国际化的交通往来的需求,提升国际枢纽功能,增强区域交通链接辐射能力,为杭州未来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同时,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的核心功能定位首先包括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这两个职能定位需要杭州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对数字经济地区的培育,还是科技科创功能的安排,都需要在空间上提供更多的资源要素的保障,为全国的创新提供核心支撑,为区域性的科技创新提供平台和人才竞争能力。
杭州又是先进制造业基地,这要求杭州需要在先进制造业的安排上,结合城东智造大走廊、六大辅城等空间载体,在传统产业的提升、现代产业的培育、未来产业的谋划等方面提供更多的空间的保障。
杭州还是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支撑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浙江以及长三角地区提供更多的现代服务保障。
杭州也是国际旅游目的地,这要求杭州必须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遗产,以及西湖、两江一湖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围绕吸引国际游客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品质,提升杭州旅游业在全球的吸引能力。
杭州日报:从蓝图到实景,往往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为更好地确保《规划》落地实施,您有怎样的建议?
顾浩:首先要加强依法行政。《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将于明年实施,杭州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一体两翼”的规划编制实施监管体系,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主体,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实施路径,以数字化的监管手段为技术支撑,真正把规划蓝图变为现实图景。
其次,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加强规划宣传的基础上,进一步锁定总量管控、强化用途管制、改进计划管理、落实边界管护,把控制指标和边界底线有机结合,使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既有底线的刚性,也有符合市场需要的弹性。同时,要完善规划实施监督体系,把卫星监测、人大监督、层级监管有机衔接,真正体现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专项规划的统筹,做到布局、规模、时序的有机协调。同时,要深化完善详细规划的编制,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详细规划编制,作为城市开发保护和项目建设的依据。
最后,要进一步发挥杭州在数字化方面的优势,强化数字赋能,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以规划统筹为前提,以空间保护为基础,把空间利用和空间安全纳入规划实施监管的数字化应用中,推动数字化改革与规划核心业务高度融合,推动在规划行政中持续完善数字技术的支撑和赋能。
(规划院,发表于杭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