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 瑶琳镇驻镇规划师 徐可西
聚力推进规划资源“1+4”重点工作
江上河水清、农家院落美、沿路风景好、棚内瓜果香……初秋,漫步在桐庐县瑶琳镇乡野之间,一望无垠的田野风光吸引不少游客的驻足观看。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看到眼前一幕,我也觉得欣慰。
作为桐庐县驻镇规划师团队的一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推动小城镇建设的使命。为此,在接下驻镇规划师这份“沉甸甸”的头衔后,我秉持服务乡村发展、美化城乡环境的初心,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将服务乡镇发展和规划建设管理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积极响应县政府的号召,聚力推进规划资源“1+4”重点工作。
社情民意的“连心桥”
要真正服务群众,乡村规划的必要性不容忽视。作为桐庐县驻镇规划师,规划编制一直是我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和我的服务团队深入了解桐庐县各个乡镇(街道)的资源禀赋、发展需求以及环境状况,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提供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支持。这当中,我们积极推动了村庄规划编制的立项和策划工作,协助乡镇政府明确规划的目标和重点,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序展开,包括规划方案的设计、评审、修订等各个环节流程,确保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
在此期间,我们不仅与乡镇政府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还提供一系列专业建议,推动乡镇规划的优化和完善。
要让一张张蓝图变成乡村美景,对于驻镇规划师来讲,执行力至关重要。在指导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也会碰到一些挑战。有时候,村民甚至一些乡镇干部难以领会村庄规划和建设的要点,以至于“好心办坏事”,这时候,我就会通过组织村民座谈会、发布宣传材料等方式,提高村民的参与度。
我们希望规划方案不仅仅是一纸文件,而是真正能够改善乡村居民生活的实际行动,努力做到集思广益。
扎根基层的“逐梦人”
曾经在脑海中构思过无数次的乡村振兴蓝图,不知不觉悄然落下了第一块拼图。
我和我的团队渐渐将规划重点的视线转向土地资源配置,通过与乡镇政府合作制定资源整合计划,以更好地满足乡镇发展的需求。因为我们深信,资源要素配置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众所周知,在乡村建设中,土地往往是一项稀缺资源,如何更好推动土地流转和整合,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关注到了人才资源的配置。我们与当地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一批农村发展领域的专业人才,为乡村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在服务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一直积极参与各个乡镇的规划建设工作,为其提供专业建议和全方位支持,扎扎实实地成为了扎根基层的“逐梦人”。一系列服务观察工作,有助于我们随时了解项目进展,迅速应对潜在问题,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顺利实施。希望通过我们团队的不懈努力,桐庐县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能得到显著提高。
如今,无论是在小城镇整治规划设计源头把关,还是具体项目方案设计或是施工图设计,我都会参与其中。听到优化后的设计方案得到村民们的夸奖,我内心还会乐开花。
为了村民们的这份“满意”,我和我的团队反复规划编制、规划审查,只为了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我们坚信,通过合作与努力,桐庐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将迈上新的台阶。
(空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