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 笕桥街道驻街规划师 李恩增
谋好交通规划 助力街道发展
作为一名规划设计师,我深知规划落地的不易。
2023年是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攻坚年,各区的规划编制项目多、任务重、时间紧,大量规划项目需要技术审查和咨询,所以我报名参加并成为了上城区笕桥街道的驻街规划师,为规划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尽一份力。
保基础 优化交通配套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
笕桥街道的情况复杂:涉及机场及城镇开发边界等因素,且区域内铁路线众多,导致交通路网的割裂,居民出行不便。
建于2017年的德胜上郡小区位于秋石高架与德中路交叉口的西北侧,南面是德胜高架桥,西面是铁路,小区正门位于西侧。正门出来是一大片荒地,居民进出都需要从小区西面及北面绕行,非常不便。
街道在这一轮《杭州市上城区笕桥单元详细规划》编制时提出,希望改善德胜上郡周边的交通环境,邀请我替社区“把把脉”,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等问题。
实地考察时,居民代表纷纷诉苦,“家里长辈年纪大了,交通这么不便,万一有个脑梗昏迷的,救护车都开不进来”“小区2017年建好,这个荒地就一直存在,杂物堆积、杂草丛生,野狗野猫成群,天气一热臭得要死”“早晚高峰甚至进小区都要排15分钟队,太不方便了”……
总结汇总社区居民的意见后,我和街道一起组织开会,和规划团队、各部门以及居民代表多次讨论、分析并结合政府规划考虑从小区东南侧打通一条“小道”连接至德胜路的可行性,并将方案汇总进《杭州市上城区笕桥单元详细规划》中,目前该单元已完成公示,相信德胜上郡居民的交通问题将随着规划的实施得以妥善解决。
优提升 助力产业升级
优化交通不仅能改善民生,还能助力产业发展。
城东新城花园社区位于东站周边,属于乡村城镇化后的回迁安置小区。花园社区有一块原村集体的自留地,目前已改造成写字楼商圈,效益很好,人流量很大。
类似的自留地改造商圈在东站周边有很多,但是都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整合,社区代表提议通过改善交通环境,在车站周边穿插打造空中连廊、地下人行道等,形成舒适快捷的步行者通行网,连接周边商业体,创造一体的连续性,让区域内活起来。
交通是一张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规划空中连廊、地下人行道的同时,得先调查分析现有的路网以及十字路口、斑马线等交通环境。我连同规划设计团队一起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花园社区,对照相关技术规范,根据需求,对现有的路网以及十字路口交通信号控制进行优化,考虑到后续开发建设空中连廊、地下人行道的需求,对现有的交通路网以及环境进行优化调整,并将街道诉求整理上报至区规划主管部门。
然而实际上《杭州市上城区城东新城单元详细规划》仅仅从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道路系统对道路系统进行规划,空中连廊、地下人行道等具体细节设施并没有在规划中列出,经过讨论,我和设计团队提出在《杭州市上城区城东新城单元详细规划》中保留、预设空中连廊、地下人行道空间,以便在后续片区有机更新城市设计具体开发中进一步开发方案,该方案也得到了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城分局的认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服务观察和深入交流,我同街道、社区以及规划团队也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以专业技术支持和“陪伴式服务”有效推进了笕桥单元和城东新城单元的控规编制工作,并通过规划编制解决了社区、企业面临的急迫性难题。
今后,我将进一步发挥好驻街规划师的身份,持续跟踪规划编制、重点民生项目的落地实施过程,帮助规划工作实实在在落到街道基层。
(空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