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团队(小组成员:陈荣强、翁晨煜、何龙翔、林子怡、马柔芊)作品解读: 2023年,杭州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 ,公园和绿地养护成本随之增大,对于已建成的公园空间如何优化运营管理的问题已成为公园建设的要点。
因此本团队结合拱墅区桃源中央公园,重点关注公园公共空间中可持续运营模式的研究,在公园改造设计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场地设计,而是更加关注公园服务产品打造与营销。引入了4Ps营销理论,价格角度优化管理模式,实现收益增值;促销角度合理宣传,把握流量,实现场地增值;渠道角度合理开展活动,实现服务增值。
团队从管理角度、宣传角度和活动经营层面构建了完整的增值服务模型。
在管理方面通过梯度化服务,打造公园分层体验,既能有效应对大众对于公园使用的广普需求,也能通过增值体验服务拓宽公园收益渠道。还可学习EPCO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运营公园,划分出部分基础设施场地供给私营主体,其租金费用反哺公园运维,以设施养设施,完善公园收益模式。
在宣传方面利用线上传播,打造现实场景线上数字媒介景观,实现广大游客的虚拟游览,利用网络宣传吸引游客前往。此外通过理念的植入,让大家对前往公园形成价值认同,促发公园服务升级。如当下比较火的公园二十分钟效应,体现了大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可以设计配套的户外活动服务,使这种理念变得可消费。
在活动经营方面与品牌合作,与某一活动形成强绑定关系,成为该类活动标志性场所,实现场地的功能附加与场地增值。同时开发更多临时性场景,使公园可以给大众提供更加多样的游园体验,如夜间活动开发,节日策划快闪等,创造更多前往公园的动机。
团队希望通过对公园增值服务的打造实现公园的长效运营,以服务增值拉动场地增值,使更多的公园绿地能够实现长久有效的利用,为大众提供更加稳定与完整的体验。
(市公园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