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本科生团队(小组成员:冯佳雨、陈逸柔、王颖、郑鈺怡)作品解读:本团队选取了桃源中央公园,从梯度化服务角度入手考虑公园活动与设施的长效运营。梯度化服务在公园中开发的难点在于其不能影响公众对空间的正常使用,需在满足市民对公园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服务设计。面对这一问题,团队分析桃源中央公园的现状与资源,提出面向孩子的美育梯度服务,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公园互动艺术设施为载体,构想出一套可以在公园运行的梯度服务模式。为此提出了三大设计策略:场地活动策划、公园设施改造和美育服务。
场地活动策划上从二十四节气中提取颜色和文化元素,结合场地特性,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节气活动体系。公园设施改造参考上海静安雕塑公园的案例,结合节气文化选择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这四个重要节气,设置艺术装置,开发了一系列快闪式公共艺术活动。在梯度化服务方面,借鉴了迪士尼体系,打造了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美育服务模式。
具体设计包括固定设施和快闪活动两个部分。春季,设计了一个种植绿色座椅的活动,人们可以免费领取种子,在纸板框架上覆盖土壤,共同种植。学生们还在公园中设置了各种雕塑,游客可以购买不同的花种,甚至参与联合承包。夏季,利用沙地上的艺术遮阳伞,举办植物风铃和植物染的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展示他们对夏天的想象。秋季,提供特殊的落叶,人们可以在上面写下心愿,粘贴在树林下的雕塑上,创造独特的景观。冬季,提供带有祈福心愿的毛线球,装饰河边的枯枝和电线杆,增添节日气氛。
此外针对各类设施与节气活动,进一步构想其梯度服务内容,将具体服务划分为基础游览、体验服务以及美育教育三个部分。基础游览层级主要是各类节气活动的开展,丰富市民游园内容。体验服务上,通过低收费的方式开发部分共创活动,使游客可以参与到公园建设中,增强参与感。美育教育作为第三梯度服务,针对每一节气开展美育活动,提供面向儿童的研学增值服务。
本方案设计旨在通过艺术和文化活动,激发公园的活力,同时提供教育价值,让市民不仅是公园的使用者,更是其建设者和设计者,通过这些互动活动为桃源中央公园带来新的生机。
(市公园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