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市局动态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杭州积极开展实施路径研究

信息来源: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4-08-29 14:54 浏览次数:

杭州1.jpg


“青年人在哪里集聚,往往代表哪个区域更具生机活力。”

近日,在杭州举办的2024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青年发展型城市主题论坛上,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直言不讳点出杭州青年引力越来越强,“从2021年起,粤港澳大湾区城市19-24 岁的‘新新年轻人’在全国的占比开始下滑,同时长三角城市占比提升。其中杭州、合肥的年轻人优势度已逐渐追赶上深圳。”

那么,杭州的青年人有多少?哪些区域更吸引青年人集聚?在杭的青年人群体有哪些特点?

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杭州市规划编制中心、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在开展的《杭州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路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团队,勾勒杭州的“青年画像”、解读杭州的“青年密码”。

杭州青年人有多少,在哪里集聚?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哪些人群才是青年?

“在大家日常的交往中,可能面对40到50岁的人,我们仍然认为是青年人,但在做青年发展主题的相关专业研究时,我们一般和中央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一致,将青年的年龄范围界定为14-35周岁。” 《研究》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据全国第六、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至2020年的十年间,杭州14-35周岁的青年人口增加了79万多,“增量位列全国第4,仅次于成都、广州、深圳。”

《研究》显示,截至2022年底,杭州14—35岁的青年人口总量达513万人,占全市人口总量的34.6%。 同时,杭州存在不少青年“规模高、占比高”的双高地区,主要范围集中在城东智造大走廊、城西科创大走廊沿线。

“就现状来说,杭州的就业青年主要集中在未来科技城、大城北地区、杭州高新区、萧山经开区、临平经开区、钱塘新区、桐庐经开区等重要产业板块。”《研究》团队负责人指出,青年人口总量越大、占比越高,代表这个区域“更年轻”、更有活力;青年占比双高的地区,更是该区域产业、消费、文化活动相对繁荣的一个信号。


杭州2.jpg


什么样的青年人来到了杭州?

一方水土一方人。城市的不同气质,也会成就不一样的青年。

《研究》团队综合全市青年人口数据,以及回收的 2800 余份青年调查问卷,对杭州的求学、就业青年人群做过一份“画像”。

“总体来看,杭州的就学青年在生活方式、学习兴趣、消费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标签化与圈层化的特点。”《研究》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中学阶段是运动健儿、追求时尚与潮流、泛二次元文化爱好者、正能量满满的后浪青年;高等教育阶段则是追求个人成长与自由发展、参与积极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活动、注重生活体验、重视实践学习、投身考公考研的活力青年。

“在杭的就业青年,其中未婚青年总体是难以定居、习惯熬夜、热爱运动、浪漫文艺、喜爱宠物、积极创业、热爱生活、个人技能丰富的奋斗青年;已婚就业青年则承担着更大的家庭责任与压力,更加关注‘一老一小’的服务供给。”《研究》团队负责人指出,从未婚走向结婚生子,青年人会进一步成长为社会的稳定器、职场的中流砥柱、家庭的守护者,成为社会和职场的中坚力量。

这样的青年人群,与杭州,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来杭州之前,90后青年刘一鸣从未设想过创办一家体能馆。“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幼小学生,杭州这边的家长对新事物的理念接受力比较强,肯在子女教育上做大量投入,男孩女孩都会送来进行体能训练;另外这边年轻人创业氛围的比较浓,政府部门办事非常高效,创业非常省心,我们总体相对顺利就做起来了。”如今,刘一鸣在城西的体能馆已有2家,学员超过 400 名。他本人已在杭州买房定居,“未来希望进一步把品牌做响,再把父母从江西老家接过来养老。”

青年导演张志一,也从北京搬来杭州了。

“我们公司除了三位创始人是80后,其余全部是90、00 后。”位于西湖凤凰创意园的花果山传媒去年把北京的60人团队搬来了杭州,公司导演张志一告诉记者,“杭州不仅动漫产业扶持政策优良,优美的山水人文环境也给创作团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目前公司除参与制作了《深海》《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2·青蛇劫起》等动画电影,还推出了《苏东坡》《画皮》等原创动画作品,成功晋级动画领域的“准独角兽”。

青年对杭州有哪些期许?

95后郭恺阳是在杭州地铁工作的一名“蓝领”,2019 年毕业时被政策吸引来杭,刚入职,就申领到了1万元的毕业生安家补贴。3个月后,他又通过公司申请了位于地铁口的海创人才公寓,两室一厅的房子,月租金才2200元。去年,他在杭州结了婚,娶了同一个单位的姑娘。“感谢杭州,帮我解决了很实在的问题,让我这里有一个温馨的小家庭。”

“在杭州,超过500多万的青年人,正在或将经历求学就业、择地定居、结婚生子等人生阶段,是城市居住、出行、文化、教育、休闲等功能的全过程使用者。”《研究》团队负责人提炼了青年对城市空间的六大方面的核心需求——包括就业创业、居住生活、通勤出行、健康运动、自我发展、文化交往。

“住房问题是青年比较关注的需求,尽管近些年,杭州推出了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保障性住房等友好居住政策,但保障性住房投放后的效应尚未显现。”

再拿通勤出行来说,“市中心往往具有更多样的就业机会,但居住成本却相对较高,因而青年更倾向于居住在中心区外围。”

在创业空间服务上,“全市已认定的52家创业陪跑空间主要分布于主城区范围内,青年集聚的外围产业平台则缺少布局”等等。

杭州青年对城市空间的六大需求.jpg

杭州青年对城市空间的六大需求

杭州如何回应青年期待?

基于住房方面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增加青年住房选择类型、明确保障房建设重点拓展区域等建议。比如“保障房选址尽量考虑地铁800米范围内、多选址在青年集聚的未来科技城、大城北、钱塘新区等重点区域”等。

针对全市目前63%的青年以地铁出行为主的现状,《研究》提出了优化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增加“P+R”和“B+R”停车场(楼)的覆盖率,并开辟专用公共接驳线路,提升轨道交通的便捷性。

创业空间保障方面,《研究》建议,在大城北、钱塘新区及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等青年集聚区域,搭建起更多创业孵化平台,打造便捷的15分钟创业生态圈。

随着城市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城市“金角银边”等空间的高效利用也成为热点。《研究》建议,通过低效用地再开发与旧城有机更新项目,强化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滑板等嵌入式体育设施的布局,同时在滨水绿地和生态公园增设露营场地,增加打造林荫骑行专用道,丰富运动场地类型,以满足青年对健康运动、自我发展、文化交往等需求。

此外,《研究》还对创业就业配套投放、品质活力空间供给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策略。

“创新是城市发展升级的重要驱动,来自青年的活力是滋养创新的不竭源泉,而对青年的包容与支持则是解锁这一切的关键。”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蔚文注意到,当下杭州已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修订《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同时,杭州还出台了包括“春雨计划”“青荷驿站”“青年发展型社区”“蓝领成长工程”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不断优化青年发展环境,着力打造青年发展之城、向往之地。

(注:《杭州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路径研究》于2023年初启动,研究组多渠道收集人口数据,对2022年末杭州青年人口数据进行了空间叠加、交叉对比等透视分析,数据对当下仍有较高参考价值。)


(编制中心、规划院,刊登于杭州日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