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市局动态

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第二期(5)︱余杭区华立集团181社区改扩建项目

信息来源: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5-04-25 17:08 浏览次数:

一、项目基本情况

华立集团181社区位于余杭区未来科技城单元五常街道,依托母公司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华立集团的传统工业用地,项目总占地504.5亩,现存3幢建筑,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容积率约为0.67,土地使用效率较低。随着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原有的工业园区已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和研发的需求。同时,该地块存在建筑设施老旧、产业分散、空间布局不合理、生产空间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华立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

华立集团181社区通过自主再开发工业用地,提升开发强度并增加建筑容量,聚焦生命健康与智能制造核心产业,实施工业改扩建项目。园区规划为“产研融合、先进制造、产业邻里”三区一体,功能互补,促进高端装备产业链协同与创新驱动发展。

转型前现状图.jpg

转型前现状图


转型后整体效果图.png

转型后整体效果图

二、改造主体和改造模式

本次改扩建项目的改造主体为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方,华立集团充分发挥其在实业经营、产业投资与整合方面的优势,推动项目实施。本次低效用地再开发采用“自主运营为主,链上转让为辅”的模式,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且转让面积不超过提容部分的45%,并满足最小分割单元要求。通过对现有用地进行改造升级,优化土地利用效率,重点拓展生产、研发等产业功能,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产业升级,兼顾企业自主运营与市场化需求,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做法

(一)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功能空间

华立改扩建项目紧密围绕生命健康与智能制造两大核心产业,以规划为引领,精心布局“产研融合引擎区”“先进制造聚集区”及“产业邻里中心区”三大功能板块。

针对商办空间过剩、工业生产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前期规划布局中,合理统筹,大力拓展工业空间,显著提升工业建筑面积占比,全面激发园区工业活力。依托有效物理空间供给,谋划产业集群化发展,继而构建一个功能互补、生态和谐的产业园区,优化空间利用效率,确保园区可持续发展。

(二)精准设计,聚焦工业上楼需求

工业上楼项目建筑设计有别于普通商务办公用房,因不同产业导向对生产环境洁净度要求不同,在建筑层高、荷载、通风等方面需要精准匹配设计。

181社区项目在设计阶段,融合了华立集团在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企业培育、工业量产等多维度的经验优势,提前谋划,精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等核心产业的“工业上楼”需求,如对精密仪表、医疗器械等不同生产空间进行差异化、精准设计。配备最高7.2米、最低4.8米层高及最高2000KG、最低500KG荷载,匹配不同产业的空间需求,扎实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化落地。

(三)分步实施,充分挖掘地下空间

本次提升改造保留原总部大楼和社会停车楼,拆除员工宿舍并新建11幢工业建筑,新建地上建筑面积114373平方米。为确保项目有序进行,采取分阶段实施的建设策略。第一阶段聚焦新建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面积为89644.83平方米,为企业的入驻和初期运营提供硬件支撑。第二阶段拆除原有宿舍区,扩展生产厂房,新建面积24728.17平方米,进一步满足企业扩张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同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新建17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用于停车及设备用房,有效缓解园区的停车压力,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四)政策协同,创新方案吸引企业

项目自启动以来,政府搭建多部门沟通平台,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优化相关流程,统筹安排、同步开展产业论证会议和控规指标调整备案批复。过程中,政府及时解读政策,指导企业优化项目规划指标,以确保项目与区域发展规划相契合。

项目根据低效用地政策规定制定了创新的分割转让方案。项目建成后,可将不超过提容部分建筑面积的45%进行分割转让,主要用于企业生产、研发等经营活动。这一方案不仅满足了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园区内企业的交流合作,同时为专新特精企业的本地化深耕提供保障,大力提升园区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低效用地再开发取得的成效

(一)经济效益改善

华立改扩建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吸引不少于50家医疗器械和高端制造类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年纳税额有望突破6000万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同时,项目将创造大量优质就业岗位,有效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二)产业优化集聚

项目助力推动华立集团从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在改扩建过程中,通过政府政策引导,推动项目产业规划与未来科技城的发展规划相衔接,精准聚焦“大健康、跨境电商、能源物联网”三大领域,积极推动三大产业在社区的集聚、培育与成长。项目结合数字·健康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半导体、医药研发、智能诊断机器人、可穿戴医疗设备等前沿技术,打造智能智造、人工智能的现代化工业园区。通过整合创新资源,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和产业化集聚,促进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新兴数字经济的实体化落地,提升园区的产业层次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

(三)利用效率提升

通过拆除老旧建筑和优化土地布局,园区总建筑面积从22万平方米提升至95万平方米,其中项目一期建筑面积从原先的58585平方米提升至174111平方米,土地容积率从0.78提高至2.2,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此外,地下建筑面积从3978平方米提高至20978平方米,通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场等设施,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解决原有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四)环境品质优化

在注重经济效益和产业升级的同时,华立改扩建项目也高度重视环境品质的提升。通过景观节点与开放空间联动,打造绿色生态园区典范。并建设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提高项目周边的环境品质和生活质量。解决地块转型前缺乏服务配套的问题。转型后注重开放空间的建设,完善景观绿轴配套,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企业的入驻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

(利用处)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