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开发类型:用途转换再开发)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位于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村18号地块,地处桐庐县富春江慢生活(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土地总面积为2105平方米,原土地用途为居住用地,土地产权人为桐庐龙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地块现状仍保留原建筑乡政府大楼,主要经营农家乐使用。然而,由于建成年份较早、建筑设施老旧,接待能力较弱,土地效益低下。现通过将低效居住用地转换为商业用地的模式实现低效用地盘活,以提升土地效益。项目建设内容为月语松澜精品酒店,总投资1亿元,计划拆除原建筑后新建4幢楼房,释放建筑面积4344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766平方米),建成将有助于改善芦茨村村容村貌,促进土地高效持续利用,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改造前

改造后
二、改造主体与改造模式
改造主体为桐庐龙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引入浙江开臣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后期酒店运营,通过实施用途转换将居住用地转换为商业用地,经桐庐县政府批准后,以协议方式办理用地手续。目前,业主已签订补充协议,无需补缴土地价款。
三、主要做法
(一)实施规划先行,优化开发方案
项目原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为支持企业自主开发需求与区块产业发展需求,县级与属地抓住规划修编黄金窗口,在《桐庐县富春江镇东单元详细规划》中将该地块用地性质调整为商业用地,并在2024年10月得到批复,从规划层面实现突破。在项目制定设计方案初期,规划资源部门相关业务科室提前介入、多次踏勘,主动收集整理供地资料,从控规要求、风貌管控、建筑退让、消防安全等多方面与属地、企业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做到早协调、早推动,在严把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争取靠前服务,加强业务辅导,会同企业同步高效推进。
(二)聚焦业务协同,强化管理审批。
作为首例“住改商”案例,项目方案先后经属地单位、县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专班等多轮把关论证,同时主动向市局部门报备请示,为后续实施提供明确依据。在缺少周边参考案例的情况下,联动部门、科室召开专题协调会20余次,协同发力、密切配合,共同攻克解决红线出具、方案审批、协议出让、权证办理等各个阶段存在的难点,先行探索用途转换实施路径。为加快项目准入,建立多部门“一站式”联审联批工作方式,召集发改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林水局等10余个相关部门,对项目设计方案、相关指标等进行专题论证,汇集各部门意见,形成多部门“一枚章”,保障审批服务提速增效。
(三)细化配套政策,健全制度机制。
为抓住试点机遇,用好用足杭州市试点红利政策、推动改革创新,积极健全完善用途转换再开发模式的各项政策机制。一方面,在杭州市实施方案既定政策基础上,结合桐庐实际,制定《桐庐县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细则》,针对“支持用途合理转换”政策作出创新突破,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资产、办公用地和村集体资产等实施用途转换,调动国有企业、村集体等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改造。另一方面,县低效用地试点工作专班综合多部门针对用途转换地块的实施经验,出台配套政策意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畅通用途转换实施路径。
四、取得成效
(一)助推文旅产业发展
项目所选地块重点发展文旅产业,以城镇田园风光、慢生活体验、隐居文化、滨水娱乐、农业景观、乡村体验为主。但周边配套多以中低端农家乐、民宿为主,缺乏高端精品酒店。该项目依山傍水,风景视野极佳,将打造住宿、会务、商业购物为一体的高端度假酒店,项目的入驻将有效填补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文旅配套,打响“隐逸桐庐”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桐庐县旅游业品质与实力。
(二)促进经济效益提升
项目原地块为经营农家乐,建筑设施老旧,经营效益低下。项目计划2025年开工,2026年完工,可提供床位33张,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00万元/年,大幅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同时,业主已与专业运营商浙江开臣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该集团将全程参与项目设计、施工、装修等开发建设阶段,并负责后期酒店运营,有效保障酒店的管理和服务品质,真正做到长效运营,实现存量用地增值增效。
(三)探索低效盘活新路径。
这一模式为存量用地实现用途转换开辟了新的路径,为全县盘活存量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现有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经过前期摸排了解,目前全县有较多企业主有将工业用地转成商业用地用于商业经营的意向,该项目将作为先行示范,助力全县实现加速低效用地盘活。
(利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