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区县动态

临安城镇单元详细规划全部获批,擘画“三城”融合新图景

信息来源: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5-07-02 17:31 浏览次数:

近日,随着《杭州市临安区锦南单元详细规划》获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复,临安区6个城镇单元历时三年精心编制的详细规划成果全部完成法定化程序。

作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规蓝图”到“详规落子”,此次获批的单元规划覆盖锦城、锦北、锦南、玲珑、青山湖五街道,总面积超129平方公里。不仅首次实现了全域详细规划“一张图”管控,还标志着临安构建起“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规划筑基,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临安作为杭州六大“辅城”之一,承载着疏解主城功能、分担城市发展的重任。此次单元详细规划的全面落地,正是临安提升区域协同能力的关键一步。

一是全面加快融入大杭州的步伐。规划深度衔接杭州“做优主城、做强辅城”的战略部署,通过“两高两快四主三次”跨区道路网体系,将杭徽高速、文一西路西延线等交通动脉与主城区紧密相连。在青山湖科技城单元规划中,与余杭区多个单元协同控制留祥路西延、科创大道西延等通道线位,使跨区交通从“纸上蓝图”走向“地上通途”,实现城西科创大走廊“30分钟通勤圈”愿景。

二是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崛起。单元规划严守全区工业用地规模底线,新增工业用地重点集中在青山湖科技城、金马高虹、锦南玲珑等重大产业平台。通过“1+2+9”产业空间布局,为科技成果转化预留充足空间,筑牢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实体根基。

精绘三城,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规划着眼于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坚持统筹思维、融合理念,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大力推进区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使得以科创为标识的产城更有活力,以文化为标识的古城更具韵味,以生态为标识的山城更加富美。

一是重塑“三城”融合的城市核心区。临安作为产城、古城和山城一体融合的城市,需要特色凸显、定位准确的规划设计。单元规划以东部城区为核心,通过科学配置空间资源,均衡城市建设用地布局,推动锦城、青山湖、滨湖、玲珑-锦南四大板块从“相邻共存”迈向“功能互补”。

二是细化落实片区功能定位。青山湖科技城片区布局“一廊两带三区”,规划预留青山湖文体中心、综合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弥补区域性服务短板。滨湖片区优化商住用地配比,补齐公共服务及市政基础配套。锦北片区打造“创智山水城”,布局金马产业服务核、环农林大创新圈,新增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锦南玲珑工业片区向“开放共享的街区式产业社区”转型,配套人才公寓与创意空间,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

三是保护利用生态与文化资源。在全区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各单元细化落实“300米见绿、500米进园”的公园体系,同时严格保护吴越国王陵遗址、衣锦城遗址等历史遗存,让吴越文化在当代城市空间中焕发新生。

面向未来,释放规划治理效能

随着单元规划全域获批,临安正推动规划成果加速转化为发展实效。在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入库标准规范的指导下,临安也构建出一个完善的详规编制成果数据库,助力详细规划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闭环,为项目落地提质加速。

一是规划编制创新提效。实施“一地一码”管理模式,将全区工业用地纳入控制线并赋予唯一土地码,与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实时联动。企业申请工程规划许可时,系统联动“一键”完成合规性审查,提升审批效率,真正实现“好项目拿地即开工”。

二是规划产业空间提质。规划以低效用地盘活为突破口,持续推进“工业上楼”。通过优化设计提升容积率,变“平面扩张”为“立体生长”,在规划中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为“硬科技”企业提供高标准空间保障,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土壤日益肥沃。

当留祥快速路的车流穿过天目山麓,当青山湖科创园的灯光照亮“工业上楼”的塔吊,当衣锦城的千年砖石与数字文创相遇,临安以空间治理现代化践行着“两山”理念的深层逻辑。临安不仅是杭州向西辐射的“辅城”,更是长三角创新版图中的“硬核支点”。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经纬之间,“吴越名城·幸福临安”的美好愿景,正逐步转化为从蓝图走向大地的生动实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