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区县动态

全流程审批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 | 滨江“组合拳”规范临时用地审批监管工作

信息来源: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5-08-12 17:01 浏览次数:

临时用地看似不起眼,却是项目顺利落地的“关键拼图”。如何让这块“拼图”用得更规范、更高效?滨江分局打出“集约布局、优化监管、协同治理”的三维管理“组合拳”,构建起“全流程审批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作体系,让临时用地审批监管水平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滨江分局通过优化布局11处集中设置区,已减少零散用地46处261.86亩,通过设施共用,节约土地22亩,有效缓解临时用地“僧多粥少”的矛盾。

空间重构,打造集约化用地新格局

如何解决临时用地“散、小、乱”、敏感区域易引发纠纷等问题?滨江分局提出“空间重构”解决方案。他们一边全面梳理、逐步消化零散用地,一边划定集中设置区精准匹配临时用地与项目主体的“2公里服务圈”;巧妙避开居住区、学校等敏感区域,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结合政府投资、出让计划,分局提前谋划临时用地选址并预留空间,建立需求动态清单确保“地等项目”。严守“30%红线”,科学核定用地规模,及时更新台账,实现高效周转。在物联网小镇2项目合用食堂及通道,在白马湖5个项目共用机动车通道,“共享模式”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滨江1.jpg

滨江区物联网区域临时用地集中设置区现状


服务提效,构建高效化审批新模式

滨江分局推行“专员服务”“预审服务”机制,在供地阶段提前介入,开展需求摸排和选址指导,预先解决问题。同时,分局统筹协调各单位同步工作,今年已完成20宗临时用地快速审批,办件平均仅3个工作日。审批快了,监管也没落下。通过“月度全覆盖+小程序共享”体系,分局联合多部门加强监管倒逼建设单位规范用地,今年联动检查6次实现隐患全整改。分局建立“点对点交办-整改跟进-验收销号”的闭环机制确保整改到位;对屡次违规的单位纳入信用管理,限制后续申请。如今区内建设单位的规范意识显著增强,违规现象有效遏制。


滨江2.jpg

多部门联合巡查监管


监管闭环,构建全周期清退新机制

为服务企业提前做好到期清退准备,滨江分局建立临时用地到期预警机制,提前30天发出书面通知,对重点地块现场督导推动按时清退。针对清退难的地块,坚持“刚性与柔性”结合,一方面联合管地单位和综合执法部门约谈促改,同时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帮助企业协调对接相关企业或部门,协力解决施工期间工人吃住问题。分局严格执行退还验收机制,督促用地单位及时复核测绘地块标高并按期保质复绿,同时要求管地单位做好实地验收,为地块后续正常开发利用打好基础。


滨江3.jpg

滨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临时用地复绿现状


土地是发展之基,方寸之间承载着高质量发展的希望。接下来,滨江分局将继续深化临时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优化审批服务、强化部门协同、完善监管机制,努力为临时用地监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滨江方案”。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