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市规划资源局西湖分局紧扣区委重大改革部署,以“空间精准有效供给”为核心,推动“增存联动”改革,着力破除“重增量轻存量”传统思维定式,通过增量高质量供给与存量高标准盘活双轮驱动,在土地集约利用、产业升级、民生保障等领域实现多维度突破,为西湖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空间动能。
高质量增量供给,提升空间发展新能级
“增存联动”改革强调增量必须高质量。西湖分局统筹考虑区域土地要素配置,精准优化要素保障供给结构,努力构建优势互补、区域协同的西湖区空间布局。
聚焦做地机制协同,确保完成年度任务。健全“规划-收储-供地”全链条供地机制,精准做地,挂图作战,超额完成年度做地目标,为优质产业落地、城市功能升级提供坚实增量支撑。
聚焦空间指标优化,实现“优地优供”。按照“商业要精准、住宅要差异、工业要集聚”的要求,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充分研判市场需求,聚焦发展重点地区,结合做地成熟度,优先释放区位优、配套成熟的地块,确保优地优供;针对重点项目因地制宜构建“一地一策”,通过规划优化打造“居住+商业”复合型空间,以土地价值最大化释放带动区域产业集聚和消费升级。
聚焦要素保障创新,持续做好重大产业支撑。多渠道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今年已累计争取1089亩,暂列杭州市主城区第一。建立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指标“直通车”机制,优先将用地指标向重点产业倾斜,确保重大产业项目“应保尽保”。同时,高效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通过跨区域调剂、“增存挂钩”等方式,为优质产业落地提供坚实要素支撑。
高效能存量盘活,激活城市新动能
“增存联动”改革的核心在于存量供地与增量供给的协同发力。西湖分局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变革”,以一系列改革实践有效盘活了城市存量“细胞”,推动存量空间“焕新升级”。
低效试点打造节约集约新标杆。协同产业平台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引领,鼓励企业技术革新、空间焕新,推动全区首宗“工改商”东箭贸易低效试点成果落地,释放存量工业用地空间蕴藏的巨大潜能,唤醒“沉睡资源”。
工业上楼促进存量空间提质增效。针对现有工业用地容积率低、利用粗放等问题,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向“空中产业园”转型,实现存量工业用地“亩产倍增”,新增“工业上楼”空间65万方。
留用地开发新模式破解资源闲置难题。推动“指标换物业”试点方案,盘活国企闲置资源,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通,探索共富共享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增存联动”改革不仅能优化空间供给结构,推动西湖区逐渐形成“增量补短板,存量优结构”的土地供给新格局,同时也将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让改革红利惠及千家万户。下一步,西湖分局将持续深化该机制,聚焦重点地块开发与复合功能优化,以高效空间资源赋能产业升级、服务民生改善,为西湖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善之区提供坚实空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