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沿山村热闹非凡,89户村民收到了期盼已久的“绿本本”。当天,全省首本集体统管山林地收益权证正式发放,涉及山林面积111.09亩,户均年收益预计达4000余元。这不仅是一颗保障林农权益的“定心丸”,也标志着杭州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域迈出突破性一步。
沿山村位于杭州北部,其毗邻的皋亭山是上城区唯一一座集体山林,全村林地面积2000余亩。此前,林地分散在287户村民手中,资源碎片化和管理个体化导致林地开发低端、无序,甚至出现毁林开荒、占林堆放等资源破坏性使用困境,林地带来的唯一收入是每年5万余元的公益林补偿。
全省首本集体统管山林地收益权证颁发现场 丁兰街道供图
今年2月,沿山村获批全省首个集体统管山林地收益权量化到户试点,对1427亩集体山林统一收储管理,对其中800余亩山林地实行折股量化到户。
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改革后,山林地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林农仅享有集体所有权带来的收益权。”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城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发放收益权证,正是确保村民能够共享生态资源增值的红利。
从分散到集中,林地“化零为整”,更要“见绿生金”。“我们计划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带动区域农林、科技、文旅、康养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沿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金华荣说。今年4月,村里引进“产学研合作中心”,拿出约200亩土地,在童子山百草园试水林下中药材种植。
浙白术、浙贝母、温郁金……在童子山试验田,记者见到了遍布山林的中草药,村民谢永潮正在除草排水。他不仅拿到了首本收益权证,还亲身参与种植。谢永潮说,家里原本承包了7亩林地,种过龙井茶、雷笋,但都收效甚微,渐渐便荒废了。“山林地改革后,上城请来了磐安的农业专家,每个月都来村里上课指导,激发了大家的种植热情,最快到年底,中草药就有第一波收获。”
童子山百草园 潮新闻记者 周逸 摄
除了林下种植,沿山村还搭建了“丁兰有礼”共富工坊平台,是集现场销售、社区团购、电商直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农林产品展销网点。上城区和杭州市林科院、市供销集团合作,通过林下生态种养模式推广、生态研学、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方式,不断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将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健康多样性等价值转化为绿色富民产业的有力支撑。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城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正在打造“上城林业共富平台”数字化赋能系统,将集成林权数字化管理、资源资产、产业服务、共富成效、生态保护及价值转化等内容,并探索接入低空经济应用数据,实现山林资源管理、收益分配、产业发展等环节的可视化、精细化。
曾经的“沉睡资产”,正在逐渐转化为村民的“致富源泉”。金华荣说,通过规划梳理,目前已提前“锁定”了40余万元的保底收益,年底将为取得收益权证的农户发放首笔收益。“我们将继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重点推进童子山百草园研学基地建设,打造浙江中草药全产业链体验窗口及大健康实践基地,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沿山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