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计划,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差别化制定实施方案。推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公众参与”机制,及时公布项目规划方案,广泛征求各层面意见,引入第三方机构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探索多元资金参与模式,注重融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推动多条线涉农资金投入全域整治。鼓励国企、民企参与子项目建设,探索“国企+金融”资金运作模式,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发挥农用地整治和建设用地整治叠加效应,将零散危旧村庄建设用地和零星破碎耕地复垦整理,打造集中连片“千亩良田”,增加可耕作耕地2000亩,通过统一流转发包种植,预计每年增加集体收益400万元。依托村庄布局优化,有效释放项目区剩余劳动力,为三个专业园区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增加农民二次收入。统筹生态空间属性,对项目区14条骨干河道组织清淤疏浚整治,提升河道行洪排涝能力和湿地生态功能。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统筹开展公共空间绿化美化,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人居环境。
来源: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