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全图
1949年4月,为迎接杭州解放(杭州于1949年5月3日解放),三野司陆地测量队编印。为我们完好保存了解放初的杭州全貌,弥足珍贵。赵大川提供。
图2-1《杭州全图》
杭州市1949年实况图【杭州市人民政府建设局技术室,1951年9月,杭州市城建档案馆藏】
图2-2《杭州市1949年实况图》
1951年9月,杭州市建设局根据“为发展工业事业服务;为发展风景,美化西湖,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绘制了《杭州市区域计划总图》。1953年6月,杭州市建设局为适应修疗养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草拟了城市计划大纲。
图2-3《杭州市区域计划总图》
1953年8月,国家建工部城市建设局工作组和苏联专家穆欣来杭州指导编制“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这是杭州市学习苏联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编制的第一个内容比较完整、具有一定深度的城市规划方案。
城市性质
1953年,确定为以旅游、休养、文化为主,适当发展轻工业,逐渐建成一个富于艺术性和教育性的风景城市。
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设想杭州市建成区从1953年8月的54.37万人发展到60万人。
规划影响
城市性质考虑了杭州自然景观的独特优势,却对城市工业发展考虑不足,忽略了城市综合功能的培育。在提出杭州是以风景休疗养为主的城市后,西湖风景区建了不少的休、疗养院,使西湖风景区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破坏。城市布局上,打破了杭州长期以来城东湖西的空间布局关系,突破了旧城范围,在其西北面规划了文教区、在东面和北面规划了生活区。但规划以西湖阮公墩为中心,路网采用轴线放射布置的手法,是不符合杭州实际的。
杭州市初步规划示意图一
图2-4《杭州市初步规划示意图一》
杭州市初步规划示意图二
图2-5《杭州市初步规划示意图二》
1957年完成的总规修编
1953年12月,市人民政府成立城市建设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编制城市规划和对基本建设项目实施规划定点,市建设局(原市工务局更名)负责办理发放建筑许可证、取缔违章建筑等日常管理工作。1957年10月,市城市建设委员会与建设局合并为市建设局,下设规划处。在已编的城市规划方案的基础上,经过几次修改补充,于1957年3月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完善。
城市性质
调整为“工业的、文化的、风景的城市”。
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经过两年实践后,规划人口数改为70万人。
用地规模: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人均用地定额的规定,按70万城市人口计算,规划用地面积5030公顷,其中生活用地面积3570公顷,文教用地490公顷,工业用地625公顷。
规划布局
以西湖为中心,划市区为4个分区,即风景区、文教区、工业区和住宅区;弥陀山以南、面临西湖的昭庆寺旧址为省、市行政中心;铁路南星桥、艮山门附近和拱宸桥运河东岸规划仓库码头用地。
规划影响
对“一五”期间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保护西湖风景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善市民的生活条件,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城市性质开始把工业职能放到首位,偏离了城市的特点。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一(1956年)
图2-6《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一(1956年)》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二(1956年)
图2-7《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二(1956年)》